专题推荐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食药用菌与林下经济发展研讨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食...

    蛟河市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07-12-0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2005年及“十五”期间工作回顾

      2005年,面对“变快走为快跑”的新形势,我们在市委和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战胜种种困难和挑战,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全民创业,强力推进“一线三区”建设,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任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75亿元,同比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亿元,同比增长30%。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6482万元,同比增长1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7.94亿元,同比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6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按新统计口径达3500元,同比分别增长9%、10%。

      ———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精心运作琵河口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等29个资源型大项目;高科技动物饲料添加剂等6个超亿元项目达成意向;2万吨有机硅软贷款项目通过评审,5万吨冰葡萄及五味子酒软贷资金已经到位;九牛牧业有机无抗奶等4个超亿元、吉林高科中草药提取等9个超千万元项目完成征地;澳门信兴实业3.67亿元石材综合开发、西洋参茎叶皂苷冻干粉针剂等12个超亿元,阳光钢琴、农用挖掘机等27个超千万元生产加工型项目开工建设。其中,2000吨香兰素扩能改造、蛟龙食品、好石材3个超亿元,燕大耐磨钢、辰龙石材等12个超千万元项目建成投产。新增纳税超百万元民营工业企业3户,规模工业实现税金增长18.3%。

      ———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开通“绿色通道”,设立专项资金,大力走出去招商。赴韩成功举办首次境外招商推介会,积极参加东博会、农博会,精心组织第四届经贸洽谈会,与中脉集团、台湾顶新集团等20余户知名企业建立了密切联系,澳闽台商会等近百个商务团来我市考察投资。全年签约超千万元项目46个,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8%、35%。我市被评为2005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黑木耳发展到3.14亿袋,实现产值4.7亿元,我市被中国菌协评为食用菌优秀基地市。GAP中草药基地发展到3975公顷,梅花鹿、奶牛分别发展到3.5万头、3100头。新建续建九牛牧业、龙鑫食品等超千万元产业化项目36个,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54个。全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3亿元。完成33项重点农田水利工程。

      ———全民创业纵深推进。组织“讲道理、送信息、搞培训、解难题”和“创业蛟河”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服务项目”工程。将小额担保贷款能力提高到900万元,为252名创业者发放贷款578万元。深入开展争做纳税十强企业竞赛活动,促进了民营企业扩能增效。长白山系列葡萄酒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冰酒获国际评酒赛甜型酒最高奖。全年新增创业人员3470人,新生成个体工商户1121户,百万元以上民营企业194户。

      ———城乡建设与管理再上新台阶。高标准编制新区6.4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大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两桥三路”竣工通车。114栋沉陷区移民住宅楼和2020米北河城防二期主体工程已完成,首钢美丽城一期、小康村23栋别墅式住宅全面竣工,新区管委会办公楼、疾控中心和二次变电站等公益工程交付使用。积极实施东山路、铁东街、朝阳路和城区供水管网改造等民生民利工程。引入社会化机制,强化长效管理,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全年开工建设各级各类高等级公路470公里,江黄高速公路91公里路基桥涵隧道工程基本结束,省道榆江公路境内93公里全线通车。

      ———旅游经济迅猛发展。单独设立旅游局,强化旅游管理。完成了谷中谷1.7公里石板路、红叶谷将军祭台等景区建设工程。采取走出去营销、媒体宣传和参加北方旅游交易会等形式,与东北、华北120余家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第四届红叶节开幕式等各项节庆活动丰富多彩,红叶谷、庆岭、拉法山等各大景区异常火爆,“十·一”黄金周日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全年接待游客12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22%。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低醇干红山葡萄酒工艺技术被列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让蛟河人满意优质教育活动成效显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平稳健康运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省一类县和优质服务县荣誉。松花湖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收到实效。“三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推进。有线电视城乡光缆联网和乡镇局域网改造工程全面竣工。《魂系红叶谷》等两部电视作品获国家级金奖。档案“四个基地”建设率先通过省级验收。我市被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完成45户国企改制,83户企业9252人实现并轨。850名“4050”人员在公益性岗位实现再就业,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960万元。建立了农民工工资保障金专用账户。完成了2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我市被评为“四五”普法全省先进县。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办复议提案88件。大力推进信访责任机制,深入开展“双月安全”集中整治和“平安蛟河”创建活动,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财税部门克服重重困难,工作成效显著,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2005年我市各项工作取得的突破,是五年力量积蓄的成果展现。五年来,我们凝心聚力,扎实奋斗,全市经济社会都发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为“十一五”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五年,加快结构调整,壮大经济总量,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幅分别达19.2%、50.8%和14.3%。财政收入自2004年起实现两位数增长。三次产业比重从2000年的28.5:23:48.5调整到22.1:39.6:38.3。工业规模企业由2000年的27户增至60户,工业税收年均增长18.4%。五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3.6个百分点。

      这五年,着力培育产业化项目,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农民增收步伐明显加快。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6户,以长白山酒业、长白山药业、松山食品、蛟龙食品、永丰冷冻等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链条已经形成。食用菌、中草药、梅花鹿、黄牛以年均53%、80%、34%和8%的速度增长。落实了一免两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超全省2.1个百分点。

      这五年,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城乡规划管理,城市化水平显著提升。五年城乡建设总投资16.6亿元,是“九五”期间的3.8倍。高标准规划建设了蛟河新区,建成各级各类高等级公路1391公里,新改扩建城市道路28万平方米,分别是“九五”末期的16.7倍、1.7倍。强力推进供水、供电、供热和通讯工程建设,城市综合配套功能显著增强。大力实施城市硬化、绿化和亮化,建立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城市整体形象跃上新台阶。

      这五年,加快景区开发建设,强力打造红叶品牌,我市一跃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投资3亿元,开发了拉法山、庆岭、红叶谷、老爷岭、松花湖、冰湖沟六大景区和嘎牙河漂流、亚洲第一酒窖、朝鲜族民俗村等系列旅游新项目。建设旅游公路200余公里。旅行社发展到11家。连续高标准举办四届红叶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一次性成功。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72.4%,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生态旅游产业格局已经形成。

      这五年,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快速提高。率先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累计为农民报销医药费1138万元。完成退耕还林18560公顷,向农民发放补贴补助6920万元。提前两年实施农村税费改革,我市农民比省内其他县市农民多受益3734万元。程控电话基本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视覆盖率达79%。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21.35平方米,比2000年增长64.2%。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2000年增长81.3%、67.4%和61.8%。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6%。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县。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市委和上级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克难求进、不懈努力的结晶。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各位代表和委员,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参与、支持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朋友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过去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仍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有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少,财政收入还不高;农业产业化、标准化水平较低,农民自主增收的机制还不健全;全民创业缺乏硬性推进措施,民营经济发展速度和运行质量有待提高;融资渠道不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瓶颈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硬环境建设与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安全生产基础还不牢,个别企业安全意识差,违法违规现象仍有发生;一些部门单位缺乏改革创新的勇气和开拓发展的思路,责任心不强、精力不集中、效率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经济发展软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

      二、“十一五”奋斗目标及战略重点

      未来五年,是蛟河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实现“变快走为快跑”的特殊关键时期。展望“十一五”,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不断加快,国家继续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省陆续扩大县市管理权限,发展机遇千载难逢。与此同时,区域间的竞争必将日益加剧,竞相发展的势头必将更加强劲,未来挑战不容回避。面对异常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蛟河自身加快发展的内在压力,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日益明晰的发展思路,倍加珍惜当前浓厚的发展氛围,充分利用“三区”日臻完善的发展平台,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忧患意识、拼搏意识,抢占先机,乘势快上,加速快跑。今后五年总的发展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继续深入实施“开放带动、资源转换、扩张非公”战略,坚持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全民创业,把新区发展、大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发展“一线三区”,全力培育壮大五大主导产业,加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主要预期指标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0亿元,达到2005年两倍,年均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7亿元,五年累计完成315亿元,年均增长20%。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3.85亿元,比2005年翻一番以上,年均增长1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1700元、6000元,年均分别增长12%、11.4%。

      为确保上述目标如期完成,要突出抓好七方面工作:

      第一,精心谋划运作,集中力量攻关,全力规划建设一批大项目。加快推进资源勘探整合,开工建设油母页岩、漂河铜镍钼伴生矿等一批资源型大项目,确保2万吨有机硅项目达产达效,东北亚石材大市场投入运营,壮大矿产品加工产业规模;加速中脉集团灵芝保健品、吉林高科中药提取、长白山精细化工藜芦醛、长白山制药松百泰等新项目引进,大幅提升医药化工业整体实力;全力支持长白山酒业5万吨冰葡萄及五味子酒、香港华信集团特色食品加工等一批大项目建设,扩大特色食品加工业经济总量;积极扶持阳光钢琴、台湾峰旭木业多层板等项目做大做强,调优木制品精深加工产业结构。到2010年,全市建成超千万元工业项目150个,其中纳税超千万元企业10户。争取琵河口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立项开工。全力支持江黄高速公路建设,到2008年实现双幅竣工通车。力争启动连接辽吉黑三省过境省道建设。完成团山子水库饮用水源、城市污水处理和热电厂二期扩建工程,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第二,加快新区建设,构筑经济发展平台,实现工业兴市新跨越。加大资金投入,超前收储土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新区政策、区位和环境优势,积极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全力引进域外资本和项目,加速企业集聚。到2010年,进区企业超百户,工业增加值实现16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005年全市水平。天岗开发区和奶子山接续产业园区参照新区政策发展,实现共同“快跑”。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72亿元,上缴税金1.5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9.3%提高到33.3%,把蛟河建成吉长两市“工业后花园”。

      第三,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突出发展龙型经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围绕食用菌、中草药、精品畜牧业、特色食品等产业发展,重点引进建设10个省级龙头企业,壮大集组织化生产、基地龙头配套于一体的龙型经济。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强化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权益,加快劳动力转移。逐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全面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大力建设文明生态村屯,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第四,激活民间资本,催生创业主体,实现民营经济大发展。弘扬“四千”精神,激发创业斗志。健全培训体系,壮大创业主体。扩大白石山、天岗、新站、漂河等重点镇发展自主权,给予政策倾斜,高标准建设乡镇创业园,规划建设新区创业工业园,促进规模创业企业生成集聚。创新合作机制,规范组织形式,引导鼓励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采取合资、股份制等形式,不断做大做强。探索建立民营融资担保机构,逐步将民间资金转换成创业资本,加速民企扩能改造,壮大民企群体和规模。

      第五,深度整合资源,开拓旅游市场,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组建旅游集团公司,形成投资多元化、功能配套化、管理标准化、服务规范化和营销一体化的产业发展体系。全面完成冰湖沟、松花湖景区开发,高标准规划建设冬季冰雪、历史人文、地理奇观等旅游新项目。加快旅游商品开发,依法加强旅游市场管理,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加大在主流媒体的宣传投入,强化节庆营销,发挥旅行社市场主体作用,大力拓展客源市场。到2010年,建成1个国家4A级景区、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接待游客人次比2005年翻一番,旅游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8%以上,成为支柱产业。

      第六,强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严格规划管理,提高建设标准,将新区建成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功能完备、建筑特色鲜明、环境整洁亮丽的新市区。树立经营城市新理念,大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全面完成城市东南环线、北河城防、二次变电站二期、城市给排水管网改造等一批重点工程。精雕细刻城市建成区,基本消灭棚户区。继续加大农村水泥路建设力度,通屯率达到80%。进一步健全落实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农村水泥路养护管理。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向中等城市目标迈进。

      第七,积极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蛟河。加快科教兴市步伐,科技对经济发展贡献率达到50%。扩大高中办学规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成全省教育强市。加强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各种形式文体活动,丰富城乡居民生活。加大广播电视事业投入,基本实现有线电视屯屯通,进入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市行列。认真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完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90%。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有效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继续强化“平安蛟河”防控体系建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三、2006年主要工作任务

      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年。按照“快跑”的要求,确定主要预期指标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7亿元,同比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3.5亿元,同比增长24%。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8亿元,同比增长1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4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00元,分别增长12%、11.4%。

      (一)强力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迅速扩大经济总量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加快固定资产投入、壮大经济总量、增加财政收入最直接、最有效途径,必须强化理性招商,按照“四个一批”,切实抓出成效。

      高质量谋划项目。多元引进探矿主体,全面完成资源详勘,彻底盘点域内资源。精心组织力量,重点围绕优势矿产、主导产业上下游产品、基础设施建设、存量资产、中心城市辐射和国家支持政策,包装储备一批带动性、实效性、针对性较强的大项目。充实项目储备库,高标准完成一批项目可研。

      跟踪攻关大项目。建立项目信息中心,及时收集整理提供项目信息。成立专家型项目攻关组,重点锁定韩国、东三省中心城市开发区,盯住有实力、机制活、扩张能力强的民营企业集团投资动向和吉长两市民营企业家,积极走出去,提高引进项目的成功率。全力推进油母页岩、铜镍钼伴生矿等资源型大项目,实现突破性进展。力促中脉集团长白山保健品开发、康师傅方便面、九天储运集团黑木耳深加工等牵动性强的项目进入实质阶段,亚克力人造大理石、生物陶粒等40个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项目落地。

      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考核办法,调整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按照抓早、抓实、抓破解难题、抓形象进度的原则,强化“四个一”项目责任推进机制。全年建设超千万元生产加工型项目64个,其中续建项目24个,新建项目40个,拉动固定资产投资29亿元。重点推进冰葡萄及五味子酒、2万吨有机硅等4个超亿元,九鑫化妆品、九牛牧业有机无抗奶等9个超千万元项目开工;着力促进香兰素三期、汽车4S店等5个超亿元,农用挖掘机、峰旭木业等14个超千万元项目建成;努力确保天鑫石业、宸昕新型墙体材料等4个超亿元,永兴实木门、天丰玻璃工艺品等12个超千万元项目投产。

      (二)把新区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以赴建设经济强区

      加快发展新区是大思路,大决策,大战略,我们一定要形成共识,坚定不移地推动新区率先发展,引领全市经济快跑。

      强化新区自主管理。全面落实加快新区发展的若干政策,建立高效行政监察机制,依法规范对企业的检查、收费、有偿服务和行政处罚行为。探索建立适合新区加快发展的新机制,赋予新区充分发展自主权,迅速提高新区领先快跑的能力。

      举全市之力向新区引项目。新区要加快土地收储和标准化厂房建设,完成工业集中区“七通一平”。继续采取全场紧逼措施,推动金属锂、吉林冠通铸造汽车配件等20个项目尽快落地,年内至少引进2个投资超亿元,纳税能力超千万元的项目。每名市级领导都要带头向新区引进大项目。确定各乡镇街新区项目建设“责任田”,实行产值分计,税收分享,五年不变。各部门、乡镇街至少向新区引进一个固定资产投资超千万元的生产加工型项目。

      力促入区项目加快建设。健全项目跟踪服务体系,实行项目进度绩效考核,加快项目建设进程。确保金刚石刀头、东北虎药业系列产品深加工等9个落地项目全面开工建设,阳光钢琴、永熙木业等5个超千万元续建项目建成投产,西洋参茎叶皂苷冻干粉针剂等3个建成项目达产达效,工业集中区形成框架。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增幅分别达66.7%和78%,年内晋升为省级开发区。天岗开发区要启动吉达工业园和石材交易中心项目建设,加快吉顺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和矿山资源整合,采取并购、重组、联合开发、合资合作等方式,重点引进、培育一批规模企业,提升石材产业效益和质量,力争引进超亿元项目2个、超千万元项目12个。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达5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和全口径财政收入增幅均达40%以上。奶子山接续产业园区要尽快完成稳定区测定,科学编制区内总体规划,启动闲置土地“三通一平”,力争引进超千万元项目7个。

      (三)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快速提高工业化水平

      采取强有力措施,建设名企、强企,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

      突出培育骨干企业。全面整合化工助剂、建阳织造等存量资产,采取整体出售、合资合作等方式,高起点策划运作大项目,力争盘活东林公司、光华石材等一批改制企业;积极引导关东药业等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利用整体嫁接、参股重组等形式迅速激活。大力支持长白山药业、长白山精细化工、长白山酒业等一批支撑作用较强的企业,通过技改、扩能等措施不断提速,形成以骨干企业为核心的工业发展体系。

      大力推动现有企业提质增效。加大政策、信贷、人才等方面扶持服务力度,帮助企业破解生产经营难题。积极探索成立企业联合担保公司,推动银企合作。鼓励企业申报省部级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深入开展“扩能增效,晋档升级,争做纳税十强民营企业”竞赛活动,促进企业快速壮大。韩国好石材等30户企业达产达效;三元汽车配件等20户企业做大做强。年内培育纳税千万元企业1户、超300万元企业6户。规模企业纳税实现4800万元,同比增长26.3%。

      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成立民营企业家协会,积极开展培训、考察、交流等活动,开阔企业家视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培树企业家典型,兑现奖励政策,激发企业家争先和创新的热情。按照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加快形成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提高企业新产品开发和品牌培育能力。年内开发新产品10种,争创市级名牌3个、省级名牌2个、国家级名牌1个。

      (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

      强化龙头企业建设,壮大特色产业,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突出发展优势产业。全市黑木耳发展到4亿袋,延长以松山食品、黄松甸大市场为龙头的食用菌产业链;巩固现有百头牛场,新建200个百头牛场,积极发展日本杂交牛养殖,壮大以蛟龙食品、天一牧业为龙头的精品畜牧业规模;新建符合GAP标准的中草药种植基地700公顷,推动以长白山制药、关东药业为龙头的中草药加工业快速发展;扩大甜粘玉米种植规模,增强永丰冷冻等特色食品龙头企业的带动功能;新建山葡萄、五味子基地200公顷,提高以长白山酒业为龙头的野山浆果产业效益;加快林蛙、梅花鹿规模化养殖,迅速形成以蛙王生物为龙头的特色保健品加工业。全年引进建设超千万元农业产业化项目10个,晋升省级龙头企业5个,做大做强龙型经济。

      切实加强小城镇建设。全面落实免征农业税综合配套改革,完成撤乡并镇工作。科学修编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整合土地资源,预留充足的建设用地。以白石山、天岗、新站、漂河为重点,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承载功能;依托资源和产业优势,高标准规划建设工业园区,促进项目集聚,逐步把四个重点镇建成蛟河经济发展的卫星城。

      全面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和信息服务,选择重点发达城市建立劳务输出窗口,抢抓劳务订单;依托国际劳务输出基地,继续扩大日、韩等国际劳务输出,切实提高转移质量和效益。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6.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6亿元。

      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开展以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治理、水毁工程修复为重点的30项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做好林业分类经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切实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深入开展全民创业,不断增强民营经济发展动力进一步发动广大干部群众、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家,共同掀起新一轮创业热潮。

      强化创业宣传教育。启动“人人争当小老板,全民创业建小康”三年创业工程,充分发挥媒体导向作用,多领域培树创业典型,采取事迹报告、专题访谈、现场答疑、示范带动等有效形式,进一步激发各界群众创业热情。创新组织形式,整合教育资源,分层次开展创业培训,使向往创业者掌握技术和本领,开始创业者高定发展目标,民营企业家提高管理水平。引导全体创业者牢固树立创新、诚信、合作和品牌理念,破解创业难题,打牢加快发展的基础。

      不断拓展创业空间。进一步健全落实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党政机关干部带头创业。搭建“零成本”创业平台,帮助弱势群体迈出创业第一步。力争将小额担保贷款规模放大到3000万元,单个创业项目贷款最高额度提到20万元,实施农村信用社创业项目优先信贷政策,打破创业资金瓶颈。探索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包装推出一批适合不同群体、具有产业集聚功能的创业项目,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效益。

      大力推进创业升级。建立市直部门“一对一”重点创业项目包保和跟踪考核机制,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重点围绕五大优势产业和农业特色产业,编制创业项目名录,制定优惠政策,推动创业向有科技含量、有集群效应、有市场潜力的领域拓展。出台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激励机制,加速民营企业规模扩张,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六)加速旅游资源开发,进一步打造红叶品牌

      科学修订旅游发展规划,理顺管理体制,强化景区及配套设施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大力度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精深开发庆岭、红叶谷、谷中谷、拉法山、老爷岭等景区,重点建设停车场、移动通信、供电、观赏路、蓄水工程等景区基础设施,开发谷外谷红叶观赏、情人坪、红叶谷鹿苑、阳光地带、棒槌谷等新景点。加快建设松花湖“两岛”和冰湖沟景区,完善长白山酒业文化游、黄松甸农业观光游和乌林朝鲜族民俗游。规划建设冬季冰雪游、关东烟文化展馆和大石虎屯“农家乐”旅游项目,积极勘探开发五丰钟乳石溶洞,打破景区季节性限制,提高景区承载能力。

      整体提升旅游服务功能。积极发展旅行社,逐步培育市场开拓主体。加快旅游商品开发与销售,年内开发红酒、绿色食品、保健品、特色工艺品等四大长白山系列旅游商品20种以上,建成红叶谷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成立旅游客运公司,开通旅游客运环线。强化市场管理,规范行业竞争,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扩大专兼职导游员队伍,创建“服务旅游、文明蛟河”新形象。

      加强以节庆活动为主体的旅游营销。超前谋划,精心运作,多渠道筹集资金,高标准设计活动载体,将第五届红叶节办成形式更新、品位更高、效益更好的五年盛会。积极与域外旅行社对接,有重点地参加知名旅交会,抓好在主流媒体的宣传营销,坚定不移地打造红叶品牌,把“红叶之城,魅力蛟河”推向全国。

      (七)强化以新区为重点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承载功能

      创新城市经营理念,加大投入,强化管理,高标准完成各项城乡建设任务。

      快速推进新区重点工程建设。(1)高标准完成市委市政府综合办公区、居民小区和四水源工程修建性详规。(2)完成浦东大街、昆山街北段、滨河北路东段、世纪路东段、红星大道北段、新兴大桥建设和绿化亮化工程。(3)完成滨河西路南段、创业路、青岛路、珠海路、宁波路和红星大道与高速公路连接线路基工程。(4)完成永泰永祥小区结转工程、森防指挥中心和新区城防二期工程,启动新区城防三期工程。(5)完成新区给排水、供电、供热、通讯、有线电视网络等配套设施建设工程。(6)完成滨河南路、红星棚户区改造等民生民利工程。(7)开工建设首钢美丽城二期工程和城市污水处理厂。

      大力实施公路建设。抓好江黄高速公路二期91公里征地拆迁工作,加快推进路基桥涵和防护工程。全面完成榆江公路绿化和漂河岭隧道出口工程。建设农村公路62公里,启动农村公路标识设置和绿化工程,明晰责任主体,实施有效养护。

      进一步强化城市管理。严格执行城市长效管理实施办法,坚决落实“十不准”。加强城管综合执法,重点整治马路市场、探头经营,集中清理乱贴乱画、私搭乱建等违规行为。加大环卫设施投入,落实全天候保洁。完善新区保洁社会化管理机制,不断提升新区城市管理水平。强化物业管理办公室职能,统一设施和管理标准,建设精品社区,着力改善居住生活环境,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八)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进一步加快社会事业建设步伐,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社会保障。

      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三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城乡居民公德意识和文明素质。以302国道、榆江公路、旅游公路沿线为主,重点建设30个生态文明新村。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抓好科教文卫工作。重视人才开发,突出抓好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强化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重点开发引进新产品、新技术40项。扎实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加大农村初中控辍力度,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完成一高中扩建和二高中学生公寓建设。整合职教资源,启动省级示范性职教中心建设。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推进公共卫生应急处理和疾病防控体系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组织精品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备战省十五运,力夺4块金牌。深入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保持全省计生工作一类县水平。推进光缆网络建设,实现广播电视全市同网光缆传输。进一步加强档案、审计、统计、民族、宗教、人防、残联等工作。

      抓好社会稳定。严格落实信访责任推进机制,及时化解信访积案。做好并轨后各项服务管理工作,巩固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成果。实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账结合,启动城镇居民住院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生育保险。依法组织非公企业就业人员参加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扩大参保总量。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坚决惩处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行为。强化宣传引导,妥善做好煤矿沉陷区移民搬迁工作。全面启动“五五”普法,强化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进一步优化治安环境。

      抓好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吸取“4.24”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突出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道路水上交通、森林防火、食品卫生、旅游、工业企业、特种设备、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的综合整治和安全监管,继续坚持“一岗双责”、属地管理,出现问题,坚决追究责任。强化资源开发环境保护,防治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加大水源地保护力度,保证饮用水安全。全面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实施医疗垃圾和污水处理全程监管。深入开展松花湖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依法严打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抓好财税金融工作。进一步加强对财税部门的领导和支持,实施税收征管改革,全面落实乡财县管。巩固现有税源,积极挖掘和培育后续财源。建立财税征管新机制,利用经侦等有效手段,依法打击偷逃漏税行为,确保应收尽收,足额入库。拓宽信息渠道,加大资金上争力度。强化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协调金融工作,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九)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提高全面加快发展的能力

      面对当前异常艰巨的发展任务,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锁定目标,振奋精神,牢固树立“全身心地投入,创造性地工作”的理念,凝心聚力抓发展,开拓创新求突破,用创造性的思维谋划工作,用创造性的方法破解难题,用企业家的精神建设和经营政府机关,政府工作必须讲效率和降低成本,按照“严、廉、正、明、情”五个字的总体要求,不断提高行政效能,打造一流服务水平。

      坚决做到“严”字当头。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高定目标,恪尽职守,做到改革要有新思路,发展要有新举措,工作要有新突破。建立完善竞争、激励、评价和监督机制,认真执行《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效能投诉处理办法》,对违规人员从重从快查处,干部违规部门主要领导要在新闻媒体公开检讨,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严格落实《公务员法》,不断规范公务员行为,树立政府机关良好形象。

      坚决做到“廉”洁奉公。大力倡导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创建节约型政府。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做到任何时候都不以权谋私,自觉维护党纪政纪。坚持“一岗双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查处违法违规案件。强化行政监察、审计监督,严格规范事权、财权和人权,从源头遏制腐败,以廉生威、以威树信。

      坚决做到公平公“正”。强化政府责任、部门责任和领导者责任,围绕增长目标、重点工作和具体项目落实任务,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客观公正评价部门和领导干部的工作业绩。鼓励公务员谋大事、干实事、干成事,惩戒脑庸手懒、推诿扯皮、失职渎职行为,引导机关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工作第一,少计过程,重看结果,建立凭能力使用干部、按业绩提拔干部、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

      坚决做到公开透“明”。坚持依法执政,自觉接受市人大和政协的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积极支持人民团体参政议政,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理顺行政执法体制,规范行政执法主体,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建立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切实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高标准建设政务大厅,大力度推进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坚决做到以“情”理政。坚持以人为本,关怀干部成长,关心干部生活,努力营造导向明、情感浓、负责任的工作环境,用情感凝聚发展合力。强化服务职能,简化审批程序,加大招商引资情感投入,切实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形成亲情招商、安商、扶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做到情系于民,善谋利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积极实施民生民利工程,以扎实的业绩为民造福。

      各位代表,“十一五”发展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催人奋进;今年各项工作也已明确,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将在市委和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监督支持下,戮力同心,扎实工作,不辱使命,不负重望,全力开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编辑:黑子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