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安远小蘑菇睡空调房漂洋过海闯天下

    发布时间:2009-08-08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干净的厂房、恒温的车间、工人们身着白大褂,这是一个生物科技公司吗?透过玻璃窗,只见一株株白如玉、嫩如芽的杏鲍菇自由生长着。参加赣州外向型经济发展宣传周的记者们今天走进安远天华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探访小蘑菇里蕴藏的大学问。

      13年前,年轻的福建姑娘黄巧珍大学毕业,从日本引进杏鲍菇试验反季节生产大获得成功,她选择在安远建立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基地,并创办了天华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如今的江西安远县天华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14个冷库和保鲜厂,在北京、上海、深圳开设了分公司。

      谈起创业的秘诀,黄巧珍认为科技创新是最大的成功因素。记者发现,天华公司食用菌的生产辅料早已不是木屑,取而代之的农村常见的稻草、花生壳、棉籽壳等废弃物,据悉这一技术将生产效益提高了3倍,还曾荣获国家专利证书。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安远曾是有名的“江南万担香菇生产县”,过去家家户户都有种蘑菇的习惯。受地理位置毗邻广东、香港等地的优势促动,该县生产的杏鲍菇、鸡腿菇、珍姬菇等小蘑菇占了粤港市场份额的80%以上。随着当地林木和木屑香菇生产退出市场,原来种香菇的数千农户面临着生计困难。“如今,我们的技术带动了周边的菇农转变传统的生产和经营理念。”正是在天华公司等新型菌菇生产企业的引领下,安远菌菇产业迈上新台阶。

      如今,“天华”食用菌走出国门,很快成为日本、韩国、加拿大、新加超等10余个国家的抢手货,每公斤鲜品卖价高达16元,年出口额超亿元。安远县发展工厂化食用菌年产量达到1800多万公斤,产值近2亿元,培育新型菇农2万多户,仅此一项,人均年增收6500多元。
    (东方网/吴颖)

     

    编辑:XS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