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浙江柯城沟溪乡:“金”菇破冬香千里干部带头孕甜果

    发布时间:2009-11-1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浙江衢州市柯城沟溪乡宋家垅村地处丘陵地带,山地多、田地少,一直以来,主要以种植柑桔发家致富,去年下半年,柑桔销售遭受了近几年前所未有的“寒冬”,村民的收入急剧下滑,极大地挫伤了村民的积极性。村两委顺利完成换届后,新的村两委班子成员迅速转变发展思路,将村民最关心的产业发展问题摆上桌面,带领全体村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农业产业转型之路,逐步发展壮大以食用菌种为主的特色产业,让村民真正享受到了产业转型带来的“甜果”,为村民开辟了一条发展致富的有效途径。

      ——“换血就要换思路、换气象”

      2008年,宋家垅村顺利完成换届选举,年轻而新鲜的血液补充进了两委之中。“既然村两委换血了,我们就要换出思路、换出新气象。我们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不能只依靠前途莫测的柑桔,我们要发展其他产业,给村民找到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换届完成的第一次村两委会上,何华云开门见山的一番话,一下子说到了村民的心处,引起了村民们的巨大反响和热烈掌声。

      有掌声就有反对声,尤其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形下,很多村民仍然对产业转型心存畏惧和质疑,对食用菌种植的前途充满担忧。为统一意见,消除村民的疑虑,村两委决定由党员干部带头,做项目的试金石。何华云在会后与另外三个两委干部一起,多次赴江山、开化等地进行考察,学习食用菌种植技艺。之后,村两委以“一带一”的模式,村两委组织亲戚朋友8户农户试种了8万袋金针菇,邀请蔬菜办专家上门指导农户种植。农户之间也定期开展碰头会,切磋经验。一年下来,8万袋菇获得了8万元的纯收入,相比之下,柑桔的市场价格则下降至仅0.3元/公斤。巨大的收入反差真正打动了村民的心,使村民毫不犹豫地参与到金针菇种植中来。

      ——“要借好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东风”

      2009年伊始,村两委着手酝酿金针菇种植发展计划。村书记何华云在多次的讨论会上强调:“现在党和政府的政策这么好,我们更要加快产业转型步伐,借好当前农业产业调整的东风。”2009年也正值全市上下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沟溪乡也分批出台了《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实施细则》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实施意见》等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基层开展农业产业转型,并给予农户技术上的指导。宋家垅村两委牢牢抓住村民想要致富、乐于转型的心理,借助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东风”,加大食用菌种植力度。

      为确保全村金针菇产业能一炮打响,村两委班子联合各村民组长对农户进行了摸底,详细统计了需要种植金针菇的村民户数、所需资金数目等。鉴于发展食用菌菇前期投资数额较大,经村两委积极争取,获得了总额为60万元的贴息贷款的支持,加上种植户的原有积蓄,使宋家垅村规模化发展金针菇种植产业有了资金保障。村两委还专门成立了“衢州市华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建立了以大户带头、散户跟进、信息共享、自负盈亏的金针菇规模发展道路。按照居住集散不同,将种植户划分成了五个大组,每组5~6户,分组发展金针菇,激发起了农户参与种植的积极性。

      ——“要干就干出个模样来,不能让村民失望”

      随着养菇产业的逐步推进,技术、经验上的不足成为全村面临的最大难题。面对技术上的困境,宋家垅村两委并没有退缩,村两委班子意气风发地说道:“要干就要干出个摸样来,不能辜负了村民们的希望”。村两委依托区、乡政府支持,举办了多次食用菌养殖讲座,还专门聘请福建省龙海市食用菌研究所涂所长讲解食用菌生产技术及发展趋势,帮助指导农户全面掌握了食用菌种植技术。同时,沟溪乡党委政府在区蔬菜办的帮助下,聘请了有着丰富种植经验的老菇农面对面向农户传授技术,有效解决了困扰农户的技术难题,为食用菌的产业化发展铺平了道路。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宋家垅村金针菇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模式已初现端倪,全村已拥有32户种植户、36个食用菌养殖大棚,并且具备了每日加工生产一次性消毒金针菇培养基35000余袋生产能力。今年以来,全村已经接种金针菇60余万袋、培育食用菌种2万4000余瓶,帮助农民实现增收13万元。谈到金针菇产业的发展前景,村书记何华云志踌躇满志:“今年我们全村还将有近40万袋金针菇接种培育,总产量将达到100万袋,未来我们还将不断扩大规模,真正把宋家垅村食用菌产业做成家喻户晓的品牌产业。”(梅建峰/浙江在线新闻网)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