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西峡:大山深处的“国际菇城”

    发布时间:2009-11-28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作为国家质检总局认证的“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西峡香菇正成为国际食用菌市场的“宠儿”:全县香菇80%对外出口,年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1/3,其中日本香菇市场70%的香菇来自中国西峡。

      在各香菇产地受金融危机风暴影响出口额普遍下滑的情况下,西峡香菇出口额却大幅上扬,1至10月份达到45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西峡香菇栽培成功率、产出花菇率分别达95%、60%,投入产出比1∶5;全县从事香菇种植的农户达到3万余户,占全县农户的l/3,菇农人均纯收入的70%、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来自香菇产业……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经验交流会议”上,作为唯一的县级典型,西峡的一连串数字引发了与会领导、专家和国内外客商的一致惊叹。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西峡香菇走向产业化之路,只有短短10年;而致力打造西峡香菇标准化出口基地县,只有5年时间。西峡香菇产业何以能在如此短暂的发展周期内,发生如此惊人的嬗变?

      “与沿海地区相比,西峡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要想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打造自己的比较优势、区域优势、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正是基于这一出发点,西峡县通过建立科学的标准体系、科学的管理体系、严密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先进的品牌化经营体系和完善的社会化分工协作体系,培育出了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香菇产业。”西峡县委书记张生起揭秘。

      “一号工程”催生“国家示范区”

      西峡县地处暖温带与北亚热带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森林覆盖率76.8%,全年平均气温15.2℃,相对湿度69%,年平均降水量881.6mm,是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天然适生地。近年来,我县把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作为富民“一号工程”和“一村一品”的领衔工程,纳入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致力推动香菇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化、传统型向标准化、产品型向产业化、内贸型向外向化转变。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食用菌标准化生产领导小组,设立了正科级规格的食用菌生产办公室,统揽全县食用菌规划、标准化生产、技术服务、项目建设等工作。投资500万元建立了食用菌科研中心,配备国内最尖端的科研设备和2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了“西峡香菇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指挥部”,设立了全省唯一的县级出入境检验检疫办事机构——“南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西峡办事处”。同时,在全县15个香菇标准化生产专业乡镇都成立了乡镇食用菌生产办公室,明确一名副乡(镇)长主抓香菇标准化工作;在各村都配备一名香菇标准化“植保员”,每年投入资金2000万元用于香菇标准化技术、服务、管理及奖惩。截至目前,全县已建立香菇专业乡镇15个,香菇专业村100个,建立标准化香菇种植基地140个,总规模6500万袋。同时,还注册了“西峡香菇”商标,与30多家获得自主进出口权的企业建立了西峡香菇标准化产销联合体。

      “标准流程”接轨国际大市场

      让香菇种植基地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普园、种植园、观光园”是西峡的基地建设标准;“五统一”是我县“铁定”的香菇标准化种植原则,即统一基地规划、统一原辅材料、统一菌种供应、统一技术管理、统一加工销售。我县精心制定的《西峡香菇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对香菇生产的环境条件、原辅材料、机械设备、生产流程等都作了极其严格的要求,从备料、装袋、灭菌、点种,到管理、采菇、保鲜、烘干、加工、分级、包装、运输、外销等环节,全过程落实国际质量标准,形成标准化生产“流水线”,同时,按面积和规模对基地进行编号,对菇农进行登记编码。以标识为主线贯穿于基地种植、原料收购、加工、储存、检测每一个环节,建立覆盖整个生产加工过程的可追溯体系。去年以来,全县共投资2000余万元,新建高标准工厂化香菇基地50处、700多亩,建高标准水泥大棚6500多个,总规模3000多万袋,进入基地的农户3000余户。

      “龙头拉动”形成产销一体化

      培育香菇产业“四大龙头”,打通生产、加工、销售诸路环节,是西峡拉长产业链条的成功举措。一是培育合作经营龙头,引导香菇种植大户发起成立香菇专业合作社,明确入社群众享有产前菌材、菌种统一供应,产中管理统一技术服务,产后销售统一价格及优先享受农户小额贷款。目前,已组建了25个香菇专业合作社,年底前将达到100个,两年内合作社将覆盖全县所有香菇专业村。二是引进购销龙头。邀请国内香菇出口企业入驻西峡,与农户联合建立香菇标准化生产基地,与香菇合作社或基地大户签订合同,按保护价收购香菇,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销模式。目前全县140个香菇专业村都由企业参与备案,备案覆盖率100%。三是孵化加工龙头。在县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了占地350亩、总投资1.2亿元、可容纳20余家香菇出口加工企业和一个香菇检测中心,年可加工香菇5000吨,产值3.5亿元,可实现出口创汇1亿美元的“西峡香菇城”。目前已有10家香菇出口加工企业签约入驻,其中宛西制药仲景牌“香菇酱”有限公司、厦门富士岛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厂房车间和香菇检测中心项目正在建设。四是培育市场龙头。先后投资6000多万元,完善了双龙香菇专业市场的基础设施,扩大了市场规模。目前,双龙香菇市场已成为集购销、加工、分级、包装、保鲜、贮运于一体的全国最大的香菇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达到10亿元。

      精心运筹的香菇标准化战略使西峡县一举夺得“全国食用菌优秀基地县”和“全国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全国食用菌十佳商品基地县”、“全国食用菌无公害科技示范县”等一连串殊荣,西峡香菇产业正步入健康、持续、高效的发展轨道。目前,全县香菇总规模稳定在8000万袋左右,年产香菇(干品)1.2万吨以上,实现产值5.5亿元以上,综合收入15亿元。西峡香菇80%销往日本、韩国、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南阳网)

     

    编辑:XS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