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创新举措破解产业瓶颈开创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新天地(下)

    发布时间:2010-04-1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创新举措 破解产业瓶颈开创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新天地

      ——访灌南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吴孟军

      本刊记者 张建萍 范志飞 姬丹丹

      记者: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需要大批专业的生产技工,你们十几个企业,技工的培训和生产技术指导是怎么解决的?

      吴孟军副县长:工厂化生产食用菌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渠道,解决技工的培训和生产技术指导问题:一是成立专门服务机构。为及时解决企业服务和技术指导问题,县委、县政府专门组建食用菌产业发展局,对食用菌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专门培训。成立食用菌研发中心,先后招聘5名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专业人才,定期对技工进行专场培训,研发适宜本地工厂化栽培的品种等。二是企业自主招才引智。目前,不少企业都是自己聘用专业技术员,现场进行生产技术培训。三是聘请专家集中授课。我们每年都多次聘请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省农科院等知名专家到企业直接进行集中培训,并且与专家进行面面的交流。四是安排考察学习。今年4月份,我们组织20多位种植大户和企业的技工到古田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

      记者:你们的食用菌最高日产达几十吨,产品的经销途径是怎么解决的?

      吴孟军副县长:灌南食用菌产品主要以鲜销为主,工厂化企业都有自己的专业营销人员,产品主要供应北京、上海、南京、苏州等30多个大中城市,产品质量上等,产品供不应求。种植大户的产品主要是销往连云港、淮安和本地市场。为进一步提高食用菌产品市场占有率,确保产品能够卖得出、卖得好,我们不断加强市场流通主体建设,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建成以城乡农贸市场为基础,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骨干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大力发展连锁、配送、专卖等现代流通方式,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在山东、上海等地设立农产品销售网点,仅可为食用菌一家企业就已经在南京、上海、徐州等城市建立了10多个销售网点。县农业部门还建立农产品供销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发布产品供求信息,制作灌南特色农产品网站,大力开展农产品网上促销。下一步,我们将出台专门政策,鼓励扶持企业在外地设立销售网点,安排专业人员负责产品销售,打造“灌南食用菌”品牌。

      记者: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废弃物很多,一天生产50吨的鲜品菇,其废菌包要在50吨以上,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吴孟军副县长:食用菌废包的利用从一开始就引起了我们高度重视,废菌包若不处理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对食用菌自身生产有着直接的影响,如废菌包长期放在户外,容易发生螨虫、菇蚊等害虫危害食用菌的生产。目前处理废菌包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燃烧废菌料。废菌包的塑料袋回收利用,将废菌料晒干直接放入锅炉中燃烧,既能达到生产灭菌的效果,又可以节省大量的煤、碳等资源。一个日产2万包的食用菌厂,一天就需要2000元的煤、碳资源,如果用废菌料来燃烧,每天就可以节省2000元的成本,每月净增60000元的利润。二是废菌料直接还田。废菌料是良好的有机肥,既可以改善土壤理化结构,又可提高土壤肥力。三是作为盆花的基质。废菌料具有保水、保肥、通气性好等特点,是作为盆花基质的上等材料,灌南现有冠台花卉、连禾花卉等高档盆花生产企业近10家,年产蝴蝶兰、红掌、凤梨等高档花卉500万盆,大量食用菌废料可作基质,这样既大大节约盆花栽培成本,又提高了食用菌废料的利用率。

      记者: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在我国还处在一个初级的发展阶段,有很多问题和难点需要破解,你们是如何应对的?

      吴孟军副县长:食用菌工厂化现在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三个方面:首先是生产品种少。目前人工栽培食用菌种类已达60余种,而实现工厂化生产的种类只有10余个品种。目前,灌南工厂化生产品种主要是纯白金针菇。由于工厂化集中生产,产量猛增,面临市场风险很大。第二,挤压传统生产方式。工厂化生产的产品竞争力比传统的强,而且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菇农要强的多,这样就会直接影响菇农的生计。第三,能源消耗大。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需要根据生产的食用菌品种特性,创造温、湿、光等条件,而取得这些条件,有赖于工业设备的不停运转,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如生产金针菇每月需要电费50元/㎡,占运行成本的一半。针对上述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品种、技术、市场等诸多要素,以规划引领食用菌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二是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壮大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开拓产品销售市场,着重开发新品种、引进新技术,不断提高产品生产技术含量,节约投资成本。三是打造发展载体,打造全国知名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大力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食用菌产品集散地,通过“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带动全县农户参与分工合作,实现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灌南县委、县政府在推动产业发展中,瞄准前沿,把握关键,不断创新举措,破解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出现的瓶颈,开创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新天地。努力成为全国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工厂化生产的“先行者”,做民族产业的发展“排头兵”。(完)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