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任职10年,村民增收11倍

    发布时间:2010-05-1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任职10年,村民增收11倍

      ——记全国劳模杨正江

      奋力推进“两个加快”·劳动者风采

      [简历]

      2000年至今,任通江县诺水河镇碧山村党支部书记。

      [荣誉]

      曾先后获得四川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示范岗、通江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等称号,201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故事]

      “老杨!你刚从北京参加劳模表彰大会回来就忙上了,要注意身体啊!”5月2日,通江县诺水河镇碧山村党支部书记杨正江挨家挨户查看食用菌大棚,村民热心地跟他打招呼。

      杨正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0年间,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不足600元增长到2009年的6792元。村里富了,杨正江也从一个47岁的壮汉变成了一个体弱多病的老人。群众说,老杨做事就像一头“牛”。

      “全村有11平方公里的耳林资源,搞袋料香菇生产大有前途。”2000年,初任碧山村党支部书记的杨正江有了主意。村里没有经费,杨正江自掏腰包1万余元,带着2个村干部到浙江、福建考察学习袋料香菇种植技术。

      2003年底,杨正江大胆引入新的生产模式,在碧山村成立了香菇种植合作社,全村120多户农户入了合作社。仅2009年,全村食用菌种植200万余袋,总产值达1200万元,食用菌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杨正江上任时,村里人饮用的是从上游山沟煤矿附近流出的水。解决饮水难,成为杨正江要做的又一件大事。

      那时,没有国家补助项目,杨正江就自掏腰包近3万元,安装饮水管道,从山里引出清洁的山泉水,先解决了1个社100多人的饮水难题。近年来,在国家补助项目资金的基础上,杨正江组织群众集资筹劳60余万元,用1个月时间解决了全村1123人的饮水问题,并修建村水泥路3公里,社道泥碎路2公里,维修村小1所,新建村卫生站1所。

      “为什么自己掏钱?”不少群众问他。“村里很穷,拿不出钱,我早些年在外务工挣了点钱,为群众办事自己掏点钱也不算啥。”杨正江回答得朴实。

      [劳动者感言]

      为了村里的老少爷们,我愿意做条“牛”。为群众办事自己掏点钱不算啥。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