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6-03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市面上的黑木耳一块八毛都能买到,但我还是愿意出2块买刘老板的,他的货品质好,在市场上更抢手!”日前,在江津区德感街道高桥溪村食用菌种植大户刘刚的菌棚里,前来订购货的客商说起刘刚的黑木耳就赞不绝口。其实,这位名气越来越大的“菌棚保姆”在创业经历中,却有着一段不寻常的“淘金”经历。 出师失利不气馁 今年35岁的刘刚,是江津区德感街道高桥溪村的一位普通农民,他搞过运输,外出打过工,小有积蓄。返乡之后日子本来可以过得悠闲自在的,但一心想再次创业的他却一刻也停不下来。2005年,刘刚看准了食用菌市场,投资40万元建起了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菌棚,开始了新一轮“淘金”。 初出茅庐的他,由于技术缺乏,便委托一位自称“种菌高手”的朋友作技术指导。在这位“高人”的“指导”下,他的菌棚反复出现菌丝短短时间大面积死亡的病情。不仅如此,这位“高人”还带着购 买菌种和原材料的资金神秘消失了,刘刚的菌棚面临破产困境。 5次拜师学技术 技术不过硬,刘刚摔了个结结实实的跟斗。然而他并没有就此气馁。经过多方打探,他了解到重庆农科院有一位姓何的老师是种植食用菌的专家。于是,他先后5次登门拜访,虚心向何老师讨教。刘刚的诚意打动了何老师,他答应“出山”为刘刚提供技术指导。 经过现场考察,何老师指出,菌棚杀菌消毒不过关,是导致大面积死菌的直接原因。在他的指导下,菌棚的出菌率奇迹般地达到了99.5%。攻克了技术难关的刘刚信心更足了,他带着家人起早贪黑地做起了“菌棚保姆”,他的黑木耳也长得又好又欢,不到半年,日出货量就突破了500公斤。 优化产品闯市场 产量上去了,销售却又成问题。据刘刚介绍,江津本地的黑木耳市场,每天消耗量一般在200公斤左右。超过这个量,就要造成产品积压。为了进一步打开销路,刘刚带着产品到解放碑、盘溪、小龙坎等农贸市场去推销。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精明的商家一比较就发现刘刚的黑木耳品质嫩脆、黑中透亮,纷纷争着进货。凭着诚信经营,刘刚很快就有了一批固定客商,销路完全打开了。 在销售中,刘刚还发现单一生产黑木耳销售的时间过分集中,市场压力太大。于是他决定优化产品结构,搞多样化生产,除了黑木耳,还种了平菇、香茹。这样菌场的出货就能始终保持稳定,去年的收入已超过20万元。 创新技术富乡邻 种菌到底有哪些关键环节?据刘刚介绍,搞好消毒是最重要的,包括原料粉碎、菌料装袋、接种、发菌、出菇、采收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在菌种配方、环境消毒、温湿度调节等方面要也一点不能马虎,这样就能保证高出菌率和高存活率,一般不会产生菌丝病死的情况。同时,为了保证了产品的绿色环保,整个生产过程中尽量不使用农药。 他说,生产黑木耳,一般都把棉籽壳作为主要原料。但由于我市不产棉籽壳,往往要到外地拉货,运输费用惊人,价格从去年的每吨800元涨到了目前的每吨1800元。于是,刘刚开始创新原料使用技术,先后尝试采用“青杠柴、桑树枝、玉米芯等”作为原料,都取得了较好的效益,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刘刚的带动下,周围10多户村民也搞起了黑木耳种植。壁山的陈友慕名而来向他讨教,刘刚则毫不保留地把自己“淘金”的经验传授给他。如今,陈友靠种黑木耳年收入已超过6万元。 谈到今后打算时,刘刚说:“我要把培养好的菌包送给周围更多的散户种植,而我则重点做产品回收和深加工,以此带动更多村民。” |
|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