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6-1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近几年来,大营子镇立足镇情,发挥优势,把食用菌作为一项富民产业进行谋划和设计,全力做好组织、引领与服务,经过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发展食用菌特色产业的成功路,食用菌产业成为了大营子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到2009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7354元。
一、因地制宜,靠山吃山,选准滑菇致富路子
大营子镇气候条件优越,非常适合种植食用菌。镇政府依据大营子镇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决定把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强镇富民的支柱产业来抓,并使之尽快形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生产化经营。
二、正确引导,加大扶持,强化政府服务职能
为了充分发挥上级的政策激励作用,大营子镇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因情施法的政策,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如对一时无力投入生产的农户协调小额贷款,在土地使用上帮助协调;一些已发展起来的大户需要扩大再生产给予立项和土地调整等支持,并主动帮助办理好各项手续;对一些新建的大型小区,积极帮助解决用地、用水、用电等难题,抽调专人具体负责指导、协调生产。
三、培植基地,成立协会,探索有效发展模式
为将家庭分散生产向规模化、规范化生产进行转变,以应对市场对质量上和数量上的不同时间和空间的要求。为此全镇依托各村逐步形成的示范基地,成立了镇食用菌协会,各村结合自身不同特点,依托本村基地或种植大户都设有一个分会,探索了“基地+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两级协会通过吸纳有文化、懂技术的明白人建立起了完善的技术指导服务体系,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通过扶持和培养信息灵、懂行情、会经营的经纪人,架起了农户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大提高,不再是自发无序的单兵作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对大产业的形成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四、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在树典型、抓示范过程中,大营子镇采取镇抓专业村、村抓示范户、大户带小户的办法,以专业村为核心,向周边村辐射;由栽培技术成熟的示范户、产业大户,带动无栽培技术户和生产小户,让典型现身说法,使其他村和广大农户通过身边人身边事得到启发,主动投身食用菌产业发展。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