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7-02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司长董忠在全国第九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展销会暨食用菌产业发展(鞍山?岫岩)论坛上指出,我国人均GDP2008年超过3000美元, 2020年肯定超过1万美元(还是中等收入国家)。3000-10000美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这一节点必须解决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这一阶段农产品流通的特点是工业化武装农业、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速流通体系,同时城市化减少了农民、扩大了农业规模、刺激了农产品需求、对农产品流通提出了新要求,农业现代化则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了条件。这一时期农产品流通的特点,一是“产销直挂”快速发展,二是批发市场转型升级,三是冷链物流设施快速发展,四是合作社进一步强大。
当前,我国流通领域的现状是重农业生产轻农产品流通,农产品流通的发展远不如农业生产(农业机械化、种子、化肥、农药、设施农业、规模饲养、节水灌溉等)快,农产品流通与国际上的差距远比农业生产的差距为大,农产品流通发展很不平衡,各品种间差异很大,“流通是生产力”还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农业能不能赚钱?董司长认为“完全可以。”他说,农业赚钱有两条途径,一是靠加工增值,二是靠品牌取胜。例如日本的“一村一品”主要追求以特色取胜、靠品牌创收,靠品牌和特色完全可以获取高价格。
董司长介绍,当前我国政府在扶持农产品流通方面主要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双百市场工程。着眼于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每年建设改造10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100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扶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质量安全可追溯、废物处理、安全监控等,同时落实批发市场用地等优惠政策。二是农超对接试点。2008年开始搞,2009年在17个省安排了205个项目,发展订单农业,建立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新型农产品供应链。2010年1号文件明确指出,重点扶持农产品生产基地(合作社)与大型连锁超市、学校、大企业等产销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农超对接扩大试点,主要支持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冷链系统和农产品品牌建设。三是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建设。国家进一步加大“五纵二横”建设速度,鲜活农产品免通行费,同时要求各省市搞好区域性绿色通道。四是扶持合作社发展,免登记费,合作社销售农产品免增值税等。五是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等。
董司长最后说,公共财政支持农产品流通是国际惯例,我国在继续支持流通基础设施、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冷链系统、连锁经营、质量检验等的同时,将在农产品品牌营销等方面加大力度。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