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村里党旗红——记夺火乡夺火村党支部
发布时间:2010-10-29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一栋栋整齐的大棚,一筐筐新鲜的香菇,一张张开心的笑脸……昔日偏僻落后的穷山村,如今正在发生着新变化——
支部趟开致富路
夺火村是一个有4个自然村249户830口人的小山村,境内山大坡广,土地贫瘠,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非常贫困。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成了历届党支部的头等大事。2006年,时任村委主任的李永茂积极到朋友所办的公司——晋城晓庄柏基食用菌有限公司学习取经。他看到朋友的公司红红火火,便萌生了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想法。回来后,通过做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最终确定了 “发挥当地优势,发展香菇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带领群众致富”的发展思路。有了合作伙伴,有了种植技术,没有资金怎么办?认准的事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李永茂大胆地以个名义贷款40多万元,在沙六泉自然村率先建成了10栋香菇大棚。大棚建成了,群众有疑虑、怕风险,大棚承包,无人问津,致富项目有中途夭折的危险。困难面前,支部作出了“党员先承包、带头作示范”的决定。时任支部副书记的秦有生、张贵发等当场报了名。秦有生为带领大伙承包大棚,把自己家唯一的一头牛卖了5000多元钱,第一个承包了大棚。经过一年的悉心经营,每栋大棚收益均在1.5万元以上。
党员争先搞服务
看到香菇大棚带来的良好效益,群众纷纷要求承包大棚。面对群众的热切期盼,支部怎么办?在利益面前,支部召开了专门会议,共产党员秦有生说:“好事拣群众,困难找支部,现在群众找上门来想致富,党员就应该率先让步,我第一个退出!”在他的带领下,原来党员经营的十几栋大棚顺利从党员手中转包给了群众经营。为使承包大棚的群众尽快掌握种植香菇技术,支部及时提出了:“亮出党员身份,发挥技术优势,争先开展服务,带领群众致富”的号召。一方面组织原先经营大棚的党员对现在的大棚承包户进行一对一、手把手地传授技术,并组织承包大棚户到柏基菌业有限公司学习培训。另一方面党员各尽所能,积极开展服务。支部书记李永茂无偿做起了香菇生产经纪人;党员秦有生带头钻研起了菌种制作;党员张贵红组织群众搞起了袋料加工、机械装袋服务。在支部和广大党员的带领下,村里又发展起了20栋食用菌养殖大棚,夺火村的香菇产业走上了一条希望之路。
党群同圆致富梦
为带领群众尽快走上致富之路,实现宽裕型小康的梦想。党支部又为群众勾画出了一个发展蓝图,即:“投资100万元,年内新建70栋食用菌养殖大棚;投资370万元,建一个全县规模最大的食用菌制种场,实现就业300人、人均增收5000元”。目前,70栋大棚所需用地、资金已落实到位,合同已签订完毕。食用菌制种场建设资金已争取到位,正在紧张开工建设,明年6月可投入生产。同时,为确保食用菌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党支部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以党员为主体,积极注册成立了陵川沙六泉香菇专业合作社,统一实施管理,统一制作菌种,统一销售渠道。另一方面组织成立了食用菌专业技术协会,统一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不久的将来,一个以食用菌制种、养殖、加工、销售为链条的香菇产业将在这个小山村形成。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