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食药用菌与林下经济发展研讨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食...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24食用菌产业数智化创新发展大会胜利闭幕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

    安全吃菌知多少

    安全吃菌知多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24食用菌产业数智化创新发展大会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

    靖州茯苓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及措施

    发布时间:2011-01-1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茯苓之乡的靖州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县域面积2200.51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管委会),人口26.23万,其中农业人口20.52万,是一个“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域加庄园”的典型山区农业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市场运作,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综合开发林木资源,发展以茯苓为主的药食用菌生产,成为国家和省重点药食用菌商品生产基地县和以茯苓为主的中药材生产、收购、加工、出口基地,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协会+基地+农户连市场”的特色产业经营项目。
        一、靖州茯苓生产的现状和市场前景
        (1)生产规模。全县近5年平均年产和交易鲜茯苓3.5万吨左右,产值2.7亿元,约占全国年鲜茯苓总产量的6.5%。
        为了促进茯苓产业发展,县委、县政府规划,苓农集资在县城修建了日能容纳近万人进入市场交易的中国靖州茯苓大市场,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茯苓科研、制种、生产、收购、加工、贸易市场在靖州形成。出口量占全国同类产品的2/3。不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靖州县茯苓产品占有的市场份额的比重是比较大的。
        (2)产业化水平。茯苓粗加工产品有平片、卷筒、方块等,研发了茯苓灵芝茶,“龙丰”牌茯苓系列产品已获国家注册商标,被评为“国家合格评定质量达标放心产品”,形成了自己的品牌。靖州龙丰茯苓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已取得产品直接出口权。深加工产品研制开发了茯苓多糖系列产品和茯苓酒,组建了龙头企业湖南补天药业有限公司,是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已研制成功并取得了“国药准字B20050015”茯苓多糖口服液、“国食健字G20041177”补天胶囊产品许可,并已通过GMP认证,以茯苓多糖为原料的注射液已完成工艺、标准及药效研究,正在申请临床前批文。现已建成茯苓多糖原粉提取车间和茯苓多糖口服液生产车间各1个,2006年已正式投入生产,年生产能力分别为50t和700万盒,年产300t松茯苓酒的厂房也在建设中,产业化经营水平正在逐年提高。
        二、靖州茯苓生产的优势
        (1)林木资源比较丰富。靖州是典型的山区林业县,现有林地面积17.1万hm2,活立木蓄积量730万m3,其中用来种植茯苓的马尾松林地4万hm2,马尾松活立木蓄积量157.6万m3,比较富足的林业资源为发展茯苓产业奠定了物质基础。
        (2)温光水热资源充裕,气候适宜。靖州属中亚季风湿润气候带,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266.6mm,平均气温13.1℃~16.9℃,无霜期278~291d,≥10℃的活动积温为4500℃~5200℃,≥0℃年正积温为1976℃~6166℃,最低气温1月份为1.9℃~27.4℃,最高气温7月份为23.1℃~27.4℃,年均日照时数1337小时,夏无酷暑,多少严寒,气候温和,是茯苓最适种植区。
        (3)生态环境优美。靖州是全国森林全类经营示范县和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县,生物多样,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77.8%,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污染源少,相对工业发达地区而言可以说还是一方净土,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理想场地。
        (4)交通方便,通信发达。靖州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之地,虽处山区,但焦柳铁路、G209、S222和S319贯穿南北西东,包茂高速公路已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交通便捷,茯苓及其加工品可快速运往全国各地。县内通信发达,有电信、铁通、移动、联通国家运营商,已基本实现村村通。
        (5)人力资源富足。全县农村有劳力12.6万个,每个劳力负担的耕地(含水果)只有0.17hm2,劳力富足有余。技术力量比较雄厚,县内有一批懂专业的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有中国食用菌信息网常务理事1人,省食用菌协会会员4人,龙头企业湖南补天药业有专业技术人员16人,全县有专门从事茯苓研究的民营科研机构或组织2个,有茯苓菌种生产厂家42家,有5600户近8000人是茯苓生产的科技示范户或技术骨干。成立了县茯苓专业协会,协会有会员1548人(其中县外913人)。
        (6)注重科技开发。靖州县人工栽培松茯苓始于1965年,当时用肉引方法接种,成活率不高,产量低,发展缓慢。1968年县药材公司职工尹仕襄在新厂八亚村发现了一株里生优良单株,通过分离提纯,在中国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支持下,1974年成功选育出“5.78”茯苓菌种。1978年改革创新了接种技术,利用培养纯菌丝体接种栽培,使茯苓生产方式、规模、产量及质量实现了突破性的飞跃。县茯苓专业协会会长王先有等技术人员,从2001年开始选育出茯苓新种“湘靖28号”进行茯苓节料(袋料)栽培技术,现已进入示范推广阶段,在2009年6月已通过成果验收。农业局和茯苓协会的有关技术人员协作制定了茯苓菌种地方标准,干、鲜茯苓质量和栽培技术规范三个地方标准。深加工方面成功研发了茯苓多糖系列产品,并正在向中成药制剂、食品、美容等产品延伸。
        (7)市场前景广阔。茯苓为多孔真菌——担子菌,主要万份为β——茯苓聚糖,约占干重的93%,其味甘淡,性平,具渗湿利水,益脾胃,保肾安神,生津等功能,是一种用途广,需量大的药用真菌和传统中药的“四君八珍”之一,大多数中药处方和中成药制剂都需要茯苓。茯苓深加工产品茯苓多糖是一种非特色免疫增强剂,有增强免疫、化疗抗肿瘤作用,作为抗癌新药、肝炎康复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药及其保健品、食品、美容品来开发,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茯苓是喜温真菌,适产于中国、东南亚、美洲、大洋洲等有马尾松的地区、中国是茯苓主产国,约占世界茯苓总产量的70%。近几年中国每年茯苓成品需求量在3.8万吨以上,每年出口8000吨左右。随着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市场对茯苓的需求量将逐年增加。而用来生产松茯苓的马尾松资源有限,正在逐年减少,茯苓产量很难提高,市场供需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因此,发展茯苓生产及其加工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紧缺,可持续发展面临压力。随着森林资源的过量砍伐及林木加工和药食用菌产业的耗材,林木资源正在减少,日趋紧张,有些品种已近枯竭,已严重威胁靖州县以茯苓为主的药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因已连续种植40多年,加上未提纯复壮,菌种繁供体系不规范,种性退化,生物学效率由开始的1:0.3~0.4下降到现在的1:0.1~0.2,资源利用率低,影响产量和效益。
        (3)农药、重金属等残留超标,质量不高。在茯苓生产过程中,为方便,一次性防治白蚁,经营者惟利是图,销售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在加工过程中,用含硫煤直接加入硫磺熏蒸干燥,防虫蛀和霉变,加工时不讲卫生,导致产品农药、重金属和细菌含量超标等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产品出口和销售。目前国际上每年中草药销售额约150亿美元,而作为中药故乡的中国中草药出口额仅为6亿美元,只占国际市场份额的4%,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药质量稳定性、均一性差和农药、重金属残留超标现象比较普遍,很难为国际认可,常遭遇“绿色壁垒”限制,这是中药走出国门参与国际贸易的最大障碍。
        (4)加工的方法、手段落后,力度不够。粗加工还停留在手工操作的简单层次上,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高,效率不高,既不符合卫生标准,又降低了商品率。龙头企业湖南补天药业有限公司,还处在建设起步和市场开拓阶段,加工的产品单一,消耗原料少,产值不高,利税不多。
        (5)社会化服务和管理滞后。相关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在发展茯苓产业中的作用发挥不够,没有充分履行职能,政策扶持不到位,在提供技术、信息、市场行情等服务方面缺乏深度和广度,基地尚未通过GAP认证,在生产、加工和产品质量标准实施过程中不规范。
        四、实现靖州茯苓产业化的措施
        为了进一步开发茯苓这个传统中药品牌,整合资源,将茯苓项目做大做强优化,实行产业化开发,使之成为县域经济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坚持科学发展,搞好技术创新。要用现代农业理念,运用高新科技和设备改造、提升茯苓产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合作,重点解决种质不纯,种植、加工技术不规范,农药、重金属和细菌残留超标等问题。首先要搞好品种提纯复壮,选育、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发挥良种的增产增收作用,提高生物学效率。二要加大茯苓深加工的研制开发力度,充分发挥茯苓的医疗、保健功效,扩充在医药、保健、食品、美容等行业中的作用,延伸产业链条,重点研制开发茯苓多糖系列产品,增加加工的花色和品种,以丰富市场,满足多层次、多类型的消费需求,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产业的科技贡献率,提高原料的综合利用率和综合开发效益。粗加工要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提高产品质量标准。三是要组织开展栽培技术的攻关,重点攻克和推广茯苓贷料栽培和白蚁综合防治等技术,实现无公害化栽培。要迅速抓住中国中药材生产正面临一次重新“洗牌”的机遇,不论是原料生产基地,还是加工企业,要尽快实施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申报认证GAP和GMP,按GAP要求制订茯苓生产加工标准操作规程(SOP),农业部门要实施好茯苓菌种、产品质量和栽培技术规范三个标准,全程规范茯苓产业,树立地道药材品牌,使茯苓产品质量标准、现代化、国际化,抢占市场的“桥头堡”和“制高点”,靠过硬的质量赢得市场的主动权。
        (2)优化资源配置,实施持续发展。要根据市场需求,确定适宜的发展速度,防止市场大起大落,尽量规避市场风险。要大力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坚持按年砍伐量少于年生产量的原则实行限额采伐,确保资源总量平衡。采用“走出去、拿进来”的办法,鼓励能人、大户到资源丰富的外县、外省去发展茯苓生产,依托茯苓专业大市场,把产品拿回来进行加工转化增值。应综合开发资源,充分利用松树砍伐后的树蔸、尾尖、枝条和加工后的边角废料、锯木屑进行种植,淘汰原始的段木栽培法,大力研发推广茯苓节料(袋料)栽培新技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把茯苓产业真正培育成县域经济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
        (3)培育龙头企业,搞好规模经营。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在自愿参与、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前提下,采用独资、合资、股份制等形式,兴办加工企业,通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培育、扶持壮大龙头企业,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之路,发挥龙头企业在茯苓产业化开发中的技术、资金、管理、市场等优势,真正形成资金实力雄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市场份额多,经济效益好的企业集团,打造靖州县茯苓产业的“航母”。深加工企业应重点扶持壮大湖南补天药业有限公司,帮助企业理顺内部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加快企业建设和新产品研发步伐,加大产品宣传力度和市场开拓力度,搞好产品市场定位和营销,尽早实现满负荷生产,达到原设计生产能力,实现产值和利税的同步增长。要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做好换代产品的项目贮备和技术贮备,对产品进行综合开发和深度加工,向中成药制剂、食品、美容等行业扩张,延伸产业链条。粗加工产品的营销应以靖州龙丰茯苓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在资金、技术、信息、原料等方面给予扶持,帮助公司提高产品质量,倡导诚信经营,努力开拓国外市场,鼓励多出口、多创汇,把公司打造成外向型企业。
        (4)健全服务体系,强化服务功能。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多功能、全方位、高质量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做好从原料供应、菌种繁殖、大田生产、产品加工到流通的系列化服务。政府应出台推动茯苓产业化发展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调动各种积极因素,鼓励各种能人志士投身茯苓产业建设。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要搞好技术创新,加快相关标准的实施,搞好培训和指导,提供技术、信息等服务,让生产、加工、经营真正面向市场。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关于种子生产、经营必须具备“三证”的要求,理顺和规范菌种繁殖、生产、供应体系,确保菌种质量。要加大对使用违禁农药的害处宣传、查处和打击力度,从源头上拒绝剧毒、高毒、高残留和“三级”(致癌、致畸、致突变)农药的经营和使用,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茯苓专业市场的管理,搞好社会治安和环境卫生,打击欺行霸市、弄虚作假、短斤少两等有损声誉的违法经营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通过优质服务,促进和推动靖州茯苓产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