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夏邑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发布日期: 2011-03-1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我县食用菌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县乡各级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食用菌生产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0年12月24-26日,我县组织有关人员就各乡镇食用菌生产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据统计,各类食用菌产量14.2万吨,产值达11.42亿元,产量超1000吨的乡镇有13个,其中车站、杨集、王集、李集、马头等乡镇超过5000吨,车站镇食用菌产值超过3亿元,我县食用菌产量、产值已多年在全省名列前茅,成为全国最大的双孢菇生产基地,2010年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全国食用菌行业优秀基地县”,同时当选为中国食用菌协会董事会常务理事。
一、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
1、区域优势日趋显现。目前,全县各种菇类正在向优势区域集中,区域特色凸显。如车站、王集、杨集、李集4乡镇的双孢菇、草菇引领着全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北镇的香菇、桑固的平菇、小姬菇、何营、李集的杏孢菇、马头的金针菇等菇类稳步增长。从调研情况看,我县食用菌生产逐步由传统的发展模式正在向规模化、工厂化生产模式转变,如夏邑县蓝天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基地,占地面积60亩,总投资1137万元,新建标准化菇棚60座,从菌种培育到种植全过程工厂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年可生产双孢菇120万斤,草菇45万斤,安排农村劳动力100余人。栗源食用菌合作社发展种植园区2个,购买了多台拌料机、装袋机、锅炉等,有些菇房安装了暖气,何营乡李喜民购买了拦料机、立式冲压装袋机等,初步探索了工厂化生产的路子。
2、菇农收入明显增加。2010年全县各类食用菌乡镇达23个,专业村210个,专业户1.1万户,从业人员3.5万人。2010年双孢菇价格较高,每斤3.2-4.8元,每个菇房预计收益6-8万元,高者可达10万元以上,种植户年人均收入可达1万余元,较上年增长25%,约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倍,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致富招招鲜》栏目组来我县录制了专题节目。近年来,我县食用菌规模扩大了2.5倍,棚效益翻了翻,总产值上升了3倍,双孢菇鲜菇年销量由零上升到5万吨,食用菌由原来微不足道的新产业成为全县农业中的支柱产业,成为现代农业的新亮点。
3、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我县抓住被省定为“出口食用菌备案基地”和“全省首批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机遇,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出台了《关于在食用菌基地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通告》,菇农的标准化意识明显增强,食用菌质量安全水平日益提升,双孢菇检测率达100%。
4、产业化经营水平稳步提升。现有食用菌深加工企业4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年加工能力6万吨,上交利税200余万元。
5、菌种生产发展迅猛。全县已有食用菌种生产企业31家,年生产菌种700万袋(瓶),产值2000万元,是全国最大的菌种生产基地,菌种销全国15个省市和地区,外派技术人员200余人,月均工资4000元,我县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双孢菇菌种生产中心和技术输出中心。
二、当前食用菌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规模化生产滞后,资金、土地是制约食用菌规模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2、劳动强度影响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双孢菇生产为例,双孢菇一个生产周期堆草需用工50-80个,上草20-30个,覆土20-30个,打水50个,撒菌种15个,采菇、去根等生产环节也需要很多工,并且菇房内上下层数多,爬上爬下,劳动强度特别大。同时,其它菇类生产的翻料、装袋、接种等劳动强度也很大,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壮大。
3、加工企业产品单一,名牌产品少,市场竟争力不强。目前,国内各种菇类即食食品销量大幅上升,我县企业相关产品很少,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4、菌种厂设备落后,基础设施简陋,规模小,生产质量不高,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三、几点建议
我县食用菌生产经过10年的发展,目前的发展任务是在保持总量稳定增长的同时,推进产业向更深层次更广阔领域拓展,尽快实现由食用菌大县向食用菌强县的转变。
1、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要抓住国家实施循环农业和新一轮“菜蓝子工程”的新机遇,进一步转变生产方式,加快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园区建设力度,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工厂化方向转变。开展食用菌循环生产模式创新,扩大资源的再利用。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示范推广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和菌包专业化生产技术,力争1——2年内建成4-6个菌包厂、2-3个工厂化生产企业。加大深加工技术研究与生产,力争对煮菇水等废水有效利用。同时加工企业要加大新产品研制与开发,填补市场空白,壮大企业规模。
2、加大力度,着力搞好“三个”提升。建立政府对食用菌产业的支撑机制,政府每年拿出10-30万元扶持一批相关科研项目,探索工厂化与产业化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研发、推广适合我县农村农民特色的工厂化生产技术,着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水平。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加大高毒农药查处力度,着力提升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推行基础设施标准化,推广先进的食用菌机械,建成基础设施标准化示范菇房1-2个及相应菌类机械厂,提升产业化水平。
3、大力扶持,给力菌种企业。目前,我县的菌种生产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加大菌种企的扶持力度,从现有菌种企业中选择5-10家建立标准化菌种厂,标配拌料机、装瓶机、灭菌锅炉等设备,使其达到年产2000万瓶(袋)的生产能力,实现我县由菌种大县向菌种强县转变。
4、建立生产合作社,提高组织化程度。鼓励群众组织生产合作社,形成“县有行业协会、乡有分会、村有合作社”的新格局,聘请专家技术人员对合作社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其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真正成为凝聚群众、带领群众致富的行业组织。
5、广泛宣传,提升夏邑知名度。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参加展销会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夏邑食用菌产业,尤其是加大“孔祖宴”牌商标宣传推介力度,提高夏邑食用菌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依托“中国食用菌之乡”的金子招牌,以菌为媒,广泛开展招商引资,争取落地1-2个亿元以上的食用菌种植、加工企业,拉长食用菌产业链条。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