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菌中贵族 羊肚菌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浮山女能人王东亲带领村民发展食用菌

    发布时间:2011-04-2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浮山"女能人"王东亲带领村民发展种植业

    王东亲在察看蘑菇的长势
     
        在山西省临汾市东部,有一座因山漂浮而得名的美丽地方,相传尧舜时期,洪水横流,其山形若浮,故名浮山。在浮山县只要一提王东亲,人们立刻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她是女强人、女能人。而她的故事和怎样带领乡亲们创建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更为人们津津乐道。近日,记者来到了她所在的浮山县北王乡北庄村,亲耳聆听那些见证王东亲走向成功的人诉说他们眼中的王东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母亲: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我娃从小就是一个开朗活泼的人,书念得好,要不是家里实在太穷,娃一定能考上大学!”说起自己的孩子,身为母亲的杨珍首先感叹道,是她没有让孩子坚持念书。王东亲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上小学时从没有按时交过学费,也从没有用过一整根的铅笔,总是用别人剩下的铅笔头,也正是因为贫穷,学校里的学生经常欺负她,说她是“叫花子”。
        虽然不知道王东亲是如何看待这段岁月,但从她母亲的口中能体会到些许无奈。
        王东亲13岁那年,家里没办法继续供她读书,于是她便跟随一个亲戚远赴陕西,给城里人当起了保姆。“让一个未成年的人去当保姆,我不知道这究竟是讽刺还是无奈,不过那时候我已经能看出来,我家东亲已经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挣好多好多的钱,一定要出人头地!”母亲杨珍如是说。从那年起,王东亲便开始走向社会,保姆、服务员、工人,一路走来,吃过很多苦,也学会了很多东西,不过她自始至终都没有放下最爱的书本,在当保姆的时候,只要一有空就拿起人家孩子的书看,她没放弃学习,更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
        “在我的记忆中,东亲是一个很自信的人,那一年,我和娃他爸去县城里看病,家里养的猪就没有人喂了,当时,我想花钱雇人喂养,可东亲就是不让,自告奋勇地要给猪喂食,那年她才16岁啊。她太小了,我有点不放心,可后来实在没办法还是交给了她。没想到,一个月后我回来了,她竟然把猪喂得特别好,这让我十分惊讶,也开始相信我的女儿长大后一定能干大事。”说起自己女儿现在的成就,杨珍感慨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想对女儿说:只有身体健康,才可以做更多的事。而对于记者问起王东亲为何会选择菇类种植这一问题时,母亲杨珍笑答:“这个问题呀,你们还是亲自去问她的好。”
        信用社员工:她是一个女强人
        在外漂泊的孩子终于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然而这次回来的王东亲和之前判若两人,因为她要干一番大事业,她要在自己的家乡搞菇类种植。“王东亲年龄不大,胆子不小,第一次看到她时,她说自己要搞蘑菇养殖,想贷款3万元。”在当日的采访中,记者找到了当年给王东亲放贷款的浮山县北王乡农村信用合作社工作人员葛雷,他说:“那是2009年,我经过常规考察后有些犹豫,因为她是一个女人,而且也不常呆在村子里,后来看到了她的项目,经过慎重考虑我还是相信她,首次给她办理了3万元的贷款。”农村信用联社的服务宗旨就是支持农业,支农惠农,对于王东亲的菇类种植计划,他们是非常欢迎的,只要能脱贫致富,他们都会给予支持,在给王东亲放贷以后,葛雷一直关注着种植情况。当他看到王东亲小试牛刀就获得成功,并提前还上贷款后,他不由从心底佩服这个女人,这个女人真比男人还强。
       挖到第一桶金的王东亲并没有知足而安于现状,她要发展,她还要大胆地发展。“第二年也就是2010年,她竟然直接找我贷款20万,我当时就懵了,乖乖,那可是20万啊,属于大额贷款,她一个女人能还上吗?”葛雷说,对于王东亲20万元贷款要求,他一下子陷入了矛盾之中,因为他无法相信这个女人可以干成那么大的事业,这已经不是信任的问题,而是风险的问题。
        “不过,我后来还是给她贷了20万元,也相信只有她能够完成这个有着很大风险的项目,结果她只用了62天就主动还上了所有贷款,这是我们这里前所未有的。”葛雷说,在闻知消息后他非常高兴,并非是因为贷款能够提前还上,而是这个叫王东亲的女人真的做到了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而对于记者关于为什么后来答应给王东亲20万贷款的问题,葛雷笑而不答,良久才说:“这个问题,你还是问王东亲吧!”
        村支书:她带领村民走向富裕
        在北王乡北庄村内,记者在该村村支书薛建平的带领下,来到了王东亲的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一排排由王东亲自己改良的“半地下室菇棚”呈现在众人的眼中,村支书薛建平一边指着菇棚一边介绍道:“如今东亲的21个菇棚全部正常投入生产运营,马上又可以出菇,到时候每天都会有4万元的进项,目前她发展了农户15户,每年可实现产值300多万元,利润90多万元,除此之外还解决了本村40多个村民的就业问题。”北王乡北庄村全村共80户,280人,全村一共有700多亩地,多少年来就是一个穷地方,而王东亲的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成立以后,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了村民的收入,让很多人都走向了富裕,就在今年,本村还有很多户打算加入到合作社中,他们相信王东亲可以让他们走向富裕。
        “我是看着东亲长大的,知道她是个有胆识的女娃子,可是没有想到她竟然有这么大的出息。她刚开始搞的时候,我就特别地支持她,用电、用水、用地村里都给她很大的帮助,后来,她和我说她要带动乡亲们一起种植蘑菇,一起做大做强,我就有点不信了,她一个女娃子,怎么带动大家致富,大家又会相信她吗?”薛建平说。
        在当时看来,投资标准化菇棚确实是痴人说梦,资金太多,一般的家庭是无法承担的,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那带领乡亲们种植蘑菇就真的是一个玩笑,可是王东亲却没有轻易放弃,她想到了一个奇特的主意,那就是“半地下室菇棚”,不但花钱少,还很好地利用了本村的土地。乡亲们半信半疑,经过王东亲耐心地说服,她最终博得乡亲们的信任,一起轰轰烈烈地走上了发财致富的道路。“东亲可是个了不起的人啊,我们村能够有今天的好生活离不开她的努力,她就是我们村乡亲们走向富裕的领路人。”薛建平说。而对于记者关于王东亲最后如何说服乡亲们的问题时,薛建平笑而不答,看了看记者说:“这个问题,你还是问她自己吧!”
        王东亲:我只想为家乡做点事
        3个最关键的问题,被3个不同的人回绝,还异口同声要记者询问王东亲本人,记者的好奇心一再地被调动了起来,随后数次致电王东亲想一览庐山真面目,可是她却异常繁忙,一会在长治招收技术员,一会又在外省考察项目,直至4月2日,记者才在临汾尧都区见到了她。
        “第一个问题是因为我在一次聚会上,听别人说种植蘑菇非常挣钱,而我又想回到家乡自己搞事业,所以就上了心,后来还直接去了洪洞白石的蘑菇基地边干边学,那一年是2008年。我学到技术后,就回到家乡,先是一个人悄悄地干,最后直接要贷款20万元,可是人家哪敢贷给我啊,连担保人都没人敢给我做,后来我就找了我们的乡长,让他给我当担保人,还和信用社的人全面地介绍了菇类种植的发展蓝图,找了好几次人家才答应给我贷,我自己也前后投入了所积攒的30万元。”王东亲说,“最后就是乡亲们,他们不相信我,都不敢拿出钱来和我一起干,我就拉着村支书挨家挨户地串,先说服了几个胆大的人,没几天就发了财,大家也就都信我了,我的专业合作社也就成立了。”没有见到王东亲之前,记者总感觉这个终日操心的人一定是饱经沧桑,已近花甲之年的老人。可是,当日一见才发现,王东亲的脸上始终都带着阳光般的笑容,她的自信和干练让人一眼就能感觉到。一直没有透露的是,这位有着如此成就的女人今年只有35岁。
         王东亲和她的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在浮山县已经成为有口皆碑的事,用浮山县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的话来说,那就是如果每个农村都有一个像王东亲这样的能人,那农村何愁不会发展,村民何愁不会富裕!然而在王东亲看来,她只是一个普通人,她只想肯定自己的价值,只想为乡亲们做点事情。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