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食药用菌与林下经济发展研讨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食...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24食用菌产业数智化创新发展大会胜利闭幕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

    安全吃菌知多少

    安全吃菌知多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24食用菌产业数智化创新发展大会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

    栖霞市食用菌产业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1-05-0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栖霞市地处胶东半岛腹地,总面积20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万多亩,平均海拔178.72米,年平均气温11.3℃,降雨量750毫米左右,无霜期207天,年日照总时2690小时,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气候,是苹果最适宜的栽培区和烟台苹果的主产区,素有“中国苹果之都”之称。全市果园种植面积65万亩,每年可产生20多万吨修剪枝条。这些枝条过去大多被当柴烧掉或烂掉,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如果这些枝条被充分利用,年可发展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2亿多棒,为农民增加收入10亿元。
        1  栖霞市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优势
       1.1 栖霞市食用菌产业现状。栖霞市自2001年开始利用苹果废弃枝条发展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目前,食用菌生产已普及到全市16个镇街区,120多个专业村,食用菌总量从最初的38万棒增加到1200多万棒,从单一的平菇栽培到平菇、香菇、真姬菇等多元化栽培,年为农民增收8343万元。全市食用菌主要栽培方式是:具有“利用率高、收效快捷”特点的层架袋料栽培模式;具有“易于操作、成本低廉”特点的蔬菜大棚栽培模式;具有“周年生产,效益翻番”特点的防空洞栽培模式。按照基地+企业(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和“一镇一品”的发展布局,不断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初步形成了产加供销一体的产业化格局,形成了以西城镇为主的香菇反季节栽培区;以杨础镇、桃村镇为主的春栽香菇栽培区;以松山街道为主的白玉菇栽培区;以庄园、翠屏街道为主的平菇栽培区;以蛇窝泊镇为主的工厂化杏鲍菇栽培区。并成功探索了利用防空洞栽培真姬菇技术,逐步形成了利用果树废弃枝条发展食用菌,利用废弃菌棒生产有机肥,有机肥为果品生产提供保障的生态农业循环发展的新模式。
        1.2栖霞市食用菌生产的发展优势
        1.2.1  资源优势。香菇等食用菌生产的主要原材料是木材,近年来随着国家生态林保护力度的加大,因资源原因,食用菌生产出现了“南菇北移”的趋势。栖霞市是一个果业大市,是烟台苹果的主产区,现有果园面积65万亩,年果品产量约130万吨,分别约占全国、山东省和烟台市苹果总产的5%、10%和33%,每年可产生20多万吨修剪枝条。这些枝条过去大多被当柴烧掉或烂掉,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这些枝条被充分利用,就会变废为宝,年可发展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2亿多棒,为农民增加收入10亿元以上。丰富的可持续发展的果树枝条资源优势,是其他食用菌产区所无法比拟的。
        1.2.2  优惠的扶持政策。为加速膨胀食用菌规模,栖霞市制定了食用菌5年发展规划,出台了优惠扶持政策和措施。对基地村实行生产设备购置、生产用地规划、技术指导服务“三统一”和粉料制袋电费、制袋厂房使用费、建棚场地使用费“三免收”的政策,对资金短缺的农户申请小额贷款予以优先考虑。同时,市政府把食用菌发展列为岗位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检查调度,每年拿出30万元专项资金对食用菌生产先进镇、带头村进行表彰奖励,对年新建150个标准大棚的农户,每棚补助200元。
        1.2.3 完善的服务体系。2001年,市里成立了食用菌生产办公室,巡回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各镇街区分别成立了食用菌生产指导办公室,每个基地村配备1-2名专职技术员,形成了市镇村三级服务网络,2003年成立了栖霞市食用菌协会,现有单位会员21个,个人会员350名;2009年,成立了栖霞市海德利农业专业合作社,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先后推广香菇、平菇、真姬菇、杏鲍菇等优良品种和新技术12个,完成科研成果3项,其中“利用苹果枝条进行春季袋料香菇栽培试验研究与开发”和“胶东果区反季节袋料香菇栽技术开发”两个项目分别获得烟台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利用防空洞周年栽培真姬菇试验与开发”项目获得栖霞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引进了栖霞绿源食用菌有限公司、栖霞国绿菌业开发有限公司、烟台博瑞康食品有限公司3家企业,为我市食用菌发展奠定了后盾保障。并成立了由农产品监管科、食用菌办公室、农业执法大队等部门组成的食用菌联合检查组,每年对菌种生产厂家实行资质审查制度,严格产品生产程序和引种准入制度,形成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技术指导服务和质量监管体系,为确保食用菌质量安全,保障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1.2.4  食用菌产业是典型的生态循环农业。食用菌产业是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从原材料到生产过程,再到生产废弃物,不仅无污染,而且可实现再利用,有效延长生态链。以果树枝条为例,大量废弃枝条可转化成为可供人类食用的优质健康食用菌产品,培育食用菌所形成的废弃菌棒既是良好的有机肥料,又可用来生产沼气,沼渣、沼液营养成分多、透气性好,非常适宜种植水果和蔬菜。据估算,建一个60平方米的食用菌大棚,可消耗废弃枝条1500公斤左右,废弃菌棒还田后可节省肥料350多公斤,可用来产生沼气120立方米,沼渣沼液4000公斤,真正实现了废弃枝条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2.5  食用菌产业风险小、收益高。 果业是栖霞市最主要的农业支柱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来源于果业。从苹果与食用菌的投资收益对比看,苹果生产极易受冻害、冰雹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且农药、肥料、日常管理等投资较大,而食用菌生产有利于现有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农村社会闲散劳动力的使用,有利于改变人们的膳食结构,有利于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与人争粮、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占地少、风险小、见效快”等特点。据统计,种植1亩苹果盛果期每年可产苹果3000-3500公斤,每公斤平均售价4.5元,农药、肥料、浇水及日常管理等费用每年需投资3000元以上,亩纯收入可达1-1.3万元;建一个1亩的食用菌大棚,建棚需一次性投入1万元,食用菌原辅材料、菌种及日常管理等费用每年需投资近3万元,年可生产食用菌棒1.5万棒,每棒可产食用菌0.8公斤,平均售价每公斤6元,当年纯收入可达3.2万元以上,是种植苹果的2-3倍。食用菌的经济效益显著,是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
        2 栖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2.1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从原材料资源来看,栖霞市每年可产生20多万吨果树修剪枝条,如果再加上棉槐、柞木等资源,每年可产生40多万吨废弃枝条,可生产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4亿多棒。而目前,栖霞市年生产食用菌仅为1200多万棒,废弃枝条利用率还不足6%。大量的废弃枝条被当柴烧掉或堆积烂掉,造成了生态的恶性循环和资源的极大浪费。食用菌生产原材料的利用空间相当大。从劳动力资源来看,食用菌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强度大。栖霞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全市66万人口,55万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3%还多,农村劳动力过剩现象突出。发展食用菌产业,不仅可充分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
        2.2  生产规模小且分散。
        2.3  食用菌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对食用菌产业拉动作用不明显。
        2.4  苹果产业太大,特别是近几年来种植苹果的效益连年提高,农民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苹果上,而对发展食用菌的热情在逐年减少,这对食用菌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阻碍。
        3 食用菌产业的几点思考
        针对栖霞市食用菌产业的现状、优势、前景和存在的问题,今后一段时期,栖霞市发展食用菌产业总体要按照“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质量标准化、技术创新化”的思路,加快发展速度,打造产业优势,尽快培育发展成继果业之后的第二大农业支柱产业,进一步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3.1  推进食用菌生产规模化。研究制定好食用菌发展规划。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立足稳定果园面积、加快发展食用菌产业,充分发挥当地独特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基地+企业(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和“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制定出台科学、合理的食用菌发展中长期规划。扩大基地建设规模,根据规划布局,在发展形式上,实施基地和典型带动战略,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专业镇、专业村和专业户,并鼓励成片发展,规模种植,基地化生产,工厂化管理;在发展品种上,立足枝条资源优势,以木腐食用菌为主,在重点发展香菇的基础上,兼顾杏鲍菇、姬菇等技术成熟品种,逐步开发黑木耳、白灵菇等优新品种,实现品种多样化;在栽培模式上,大力推广一年多茬、周年生产栽培技术,提高设施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在强化宣传引导的同时,继续完善扶持政策和措施,加强协调调度,严格考核奖惩,做到政策上引导,资金上扶持,服务上保证,推动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2  推进食用菌产业化发展 。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加强食用菌龙头企业的培植与扶持力度,发挥他们在开拓市场、引导基地、加工增值、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带动作用。尤其要扶持企业大力发展食用菌保鲜、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高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实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提高食用菌专业合作组织在食用菌发展中的桥梁纽带作用,以栖霞市食用菌协会为龙头,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改变一家一户传统生产模式,鼓励和组织农民、基地和企业发展食用菌专业合作组织,加强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和服务引导作用。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以市场为导向,认真研究国内外食用菌市场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大宣传力度,借鉴“栖霞苹果艺术节”的形式,让国内外客商了解栖霞,了解栖霞的食用菌;要加强产销衔接,多途径、多方式吸引国内外客商来我市办厂,建基地,签订产销合同;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作用,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营销活动,最大限度地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出口份额。
        3.3  推进食用菌质量标准化发展。建立食用菌标准体系,加强食用菌全程质量监控,认真贯彻执行《种子法》及国家《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建立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单位资质审查和审批制度,切实加强食用菌菌种管理,逐步把菌政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严格监控生产过程,加强投入品管理,杜绝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大力推行物理防治新技术,从源头上确保食用菌质量安全;加强对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测,建立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完善产地监控和产品检测制度,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对食用菌生产基地、生产过程以及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食用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开展“三品”认证工作。积极鼓励生产基地、加工企业申请农业“三品”、HACCP或IS09000等质量安全认证工作。
        3.4  推进食用菌技术创新化发展。加快培养和引进食用菌专业人才。要在进一步健全和稳定市、镇、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体系的同时,注重提高食用菌专业人才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联合,引进一批生产和经营方面的专业人才,并鼓励他们参与食用菌技术承包和产品开发。通过加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力度,集中解决食用菌生产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促进新品种选育、新技术研究、病虫害防治,加快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加大食用菌生产技术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食用菌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致富能力和管理水平,使他们成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和主力军。注重食用菌产业链的研究与开发。加大食用菌精深加工产品研究开发力度,使食用菌由初级产品向药品、保健食品和休闲产品等多元化方向发展,拉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立足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搞好食用菌废弃菌棒的管理和综合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