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精神”让刘东明在青川成就梦想
发布时间:2011-05-1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绕过青川新城的街道,穿过一座漫水桥,记者找到了刘东明。已是晚上8时,但他还和工人一起在厂房里赶工。前段时间,他购买了一条韩国进口自动化生产线,专门生产胶囊菌。他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样的规模生产线在全国是第二条。
说起刘东明,青川很多农民都很熟悉。不仅因为他是青川县旺源恒山珍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更重要的是,地震时,他抛开一切,奋勇投入救灾;在恢复重建中,他又将自己种植菌类的技术传授给农户,带动青川人民共同致富。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青川县乔庄镇刘东明的工厂。眼前的他比三年前气色好了许多,“灾难都过去了,心里也舒畅了。我特别感谢家乡人民的帮助,否则我不能这么快重建公司。”
刘东明是浙江丽水人,1996年作为浙江省科技厅委派的农村指导员来到青川,开发食用菌,当地百姓都叫他刘老师。他把食用菌培育加工技术带到这个山城,还自掏腰包培训村民。在他倾力帮助下,当地6个贫困村变成了小康村。完成帮扶任务的刘东明本可以回浙江,但是在青川的几年,他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深厚感情,于是决定留下,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凭着自己的努力,2008年,刘东明的资产达到400余万元,并带动农民3800多户。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让他苦心经营的产业瞬间化为乌有。
“当时真有点心灰意冷,想马上回老家。”刘东明告诉记者,但是浙江人与生俱来的不服输、不怕苦的精神让他选择留下。
当时,刘东明每天开着自己的小货车送伤员、拉物资、运粮食。在路上,灾区群众一招手他就停车,拉货送人,不收一分钱。当时需要搭建帐篷,他就把自己从仓库里“抢救”出来的彩条布、油纸、塑料布、遮阴布等物资全拿出来。公司里一栋小平房没有 ,就成了部队的指挥所。在当时物资极度匮乏的状况下,刘东明把大棚内仅剩的菌菇全部送给当地百姓,自己一点也没留。
“地震后,青川老百姓让我非常感动。”刘东明告诉记者。地震后,他收到不少老百姓的来信和来电,打听他的消息,许多人专门跑到他家,询问地震后他家的情况。还有一些百姓在艰苦的情况下,把家里仅有的物资送到刘东明家,让他忍不住流下眼泪。
面对这些质朴的青川百姓,刘东明下定决心,一定要“东山再起”,帮助身边的老百姓。
如今,刘东明重建的公司越做越红火。在厂房里,刘东明将新开发的胶囊菌取出来给记者看,一颗颗菌菇新鲜饱满。他自豪地告诉记者,过去的食用菌平均存活率为75%,而现在新开发的胶囊菌存活率达99.5%,引进的韩国设备也为他节约材料七成。
“如果没有宁波援建的帮助,重建公司没有这么顺利。”2009年,刘东明将自己构想的发展模式写成可行性报告,宁波援建指挥部看后觉得很有潜力,为他提供援建资金79万元。2009年初,刘东明又回了趟老家,向亲朋好友筹款290万元。揣着360多万元现金,他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当年,他就获利100多万元。
刘东明将高档菌苗以低价卖给当地农户,并为农民提供免费技术指导,保证他们将菌类种活。农户的菌类长成后,他再回收。在他的带领下,附近13个乡镇的2000多户农民,仅在2009年就每户增收1000多元。现在,在他的指导下,已经有3000多户农户加入种植食用菌的行列,去年共获利3500多万元。种植食用菌还带动了当地就业,目前共带动1000多人就业。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