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菌中贵族 羊肚菌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75岁转型食用菌生产成功的煤老板吴成

    发布时间:2011-08-09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75岁尝试转型,对大同市左云县的煤老板吴成来说,是一个尴尬的新开始。
        作为当地第一个私营煤矿的矿主,2008年退出煤矿时,收购的国企给出的政策是允许他保留49%的股份。但之后煤矿再也不能由他作主了。管了20多年煤矿的吴,起初对此意见颇大,“我这矿从来没有出过事故,用的是最贵的液压支架。矿里原有的价值7000万元的设备被弃之不用,重新添置设备需花1个亿,作为持股人,还必须出资4900万元参与设备购置。”
        慢慢的,吴成将注意力转向了农业。经过考察,吴决心投产食用菌白灵菇。但很快,吴成就尝到了苦头。
        当时白灵菇的价格每公斤将近40元,吴被市场鼓舞,投入3000多万元,建成100个大棚,成为全乡唯一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不妙的是,当年8月,刚开始试产白灵菇,市场价格就一路下跌至每公斤十三四元。通涨背景下,“干的多赔的多”的窘境开始出现:产品价格一直下滑,成本却一路攀升。两年时间,吴赔了300万元,“农产品都涨价,就是蘑菇不涨。”
        成功的例子吴也知道:长治一家流水线生产白灵菇的厂,规模比吴的厂小,但效益和产量远远大于吴,已经在许多地方建成销售点。如果再上一条生产流水线,可增加产量同时减少成本,但上一条流水线得再投入1000万元。
        再投放1000万元,价格还下跌怎么办?只对煤矿管理有经验的吴,开始对这个新进行业有所犹豫。停产的话,投入就彻底打了水漂,再投入可能有更大损失。而且上了流水线以后,就需要聘请职业经理了,习惯了用20多名家庭成员管理产业的吴成,对此极不放心。
        挣扎之后,吴最终判断绿色农产品会越来越吃香,遂痛下决定,投入近5000万元,不止上了流水线,还开办了一家菌研所,开拓了白灵菇以外的菌类生产,外聘了不少大学生。对此,吴家的儿子们都表示支持。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