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设施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胜利闭幕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

    第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利辛)羊肚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胜利闭幕

    第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

    2024年全国两会聚焦食用菌行业声音

    2024年全国两会聚焦食用菌行业声音

    第 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利辛)羊肚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第 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

    2024首届南方珍稀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2024首届南方珍稀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大...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设施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

    山西省贺家庄村发展窑洞双孢菇人均增收三千元

    发布时间:2011-08-2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初秋时节,天高气爽。站在临汾市尧都区贺家庄村的山头放眼望去,半山沟的山壁上,每隔几米就镶嵌着一个红顶蓝边的窑洞口,顺着硬化的道路延伸到沟底,煞是壮观。随便走进一孔土窑洞,凉风扑面而来,一枚枚白蘑菇在地上摇头晃脑,好似在向客人频频致意。原来这些整齐美观的小窑洞,是专门为培养双孢菇建成的“山间别墅”。
        据贺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吉敬敏介绍,经过7年时间的努力,贺家庄村已发展土窑洞双孢菇210组,一半以上的农户有了自己的双孢菇窑洞,全村仅此一项年收入就达252万元。
        不与粮争地,却比种10亩麦子的收入还要高
        贺家庄村地处临汾市尧都区东部丘陵山区,全村共有400户、1600口人。由于当地沟多坡多,大部分耕地无法灌溉,老百姓只能靠天吃饭,遇上天旱,庄稼减产,村民收入少得可怜。
        俗话说“穷思变,变则通”。2004年,贺家庄乡政府组织村级干部到古县参观核桃种植和大棚双孢菇项目。当技术员介绍培养双孢菇所需原料及其生长习性时,时任贺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梁云生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贺家庄乡1.8万亩耕地种的都是小麦,每年产生450万公斤麦秆,可以给双孢菇种植提供丰富的原料;贺家庄村沟梁交错,具有打土窑洞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另辟蹊径,将大棚里种植的双孢菇移植到当地冬暖夏凉的土窑洞里,不但节省耕地,还可减少投入。
        但是,面对梁云生的“异想天开”,没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效果,村民们谁都不敢担风险去尝试。关键时候,他动员弟弟梁全生带头搞试验。经过一个月的努力,第一个土窑洞打好后,他们向种植平菇的专家学习菌种培育技术,并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始建堆、进洞,70天后,1500多公斤鲜嫩的双孢菇走出窑洞,一下子卖了6800元钱。除了打窑洞投资的2500元,购买菌种和化肥的1000元,纯收入3000多元。一算账,心怀顾虑的村民们心里有了底,也动了心:“这可比种10亩麦子的收入还要高啊!何况搞窑洞双孢菇又不占用耕地。”于是,村子周围不能耕种的荒山坡地成了香饽饽,村民们开始自发地打窑洞、学技术,贺家庄村也终于找到了适合全村发展的致富项目。
        多方扶持,双孢菇洞口增加到380个
        土窑洞双孢菇的试种成功,激发了贺家庄村人发展特色产业的信心,也引起了当地政府部门的关注。
        为了将这一特色产业发展为优势产业,尧都区委、区政府采取“政府扶持、自主经营、统一服务”的管理模式,大力扶持和鼓励发展土窑洞食用菌生产。
        “从2005年到2008年,区委、区政府多次带领农业、电力、水利等部门领导到贺家庄村召开现场会,协调工作,为贺家庄村发展窑洞双孢菇做好基础工作;乡政府也出台了打一个窑洞补助1000元的政策,所以,仅仅3年的时间,贺家庄村就由原来的七八个窑洞发展到200多个,并辐射带动全乡11个行政村发展双孢菇窑洞780个。”贺家庄乡农科站站长马占彪说。
        随着贺家庄村的窑洞双孢菇从试点走向规模,村里原来划分的种植点已不利于管理。2010年,贺家庄村动用两台装载机,在沟深坡多的狗头湾推出道路和工作面,集中打了50组U型洞,将窑口进行统一装裱,硬化了道路,架设了电线电缆。为了帮助“新菇农”,村里还建起了制菌场,聘请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长期驻村,提供技术服务,不定期地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大伙的实际操作能力。
        村民吉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们家种有200平方米窑洞双孢菇,一年两季,每季可产3000公斤鲜菇,按最低收购价格每公斤5元来算,年可创收3万元,扣除成本,洞均年收入1.6万元。”
        贺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吉敬敏告诉记者:“现在村里共有洞口380个,其中直洞34个,U型洞176组,如果以每户种植200平方米计算,菇农人均单项收入达3000元以上。”
        抱团发展,菇农轻轻松松赚大钱
        在种植初期,由于规模小,产量也比较低,贺家庄村的菇农大多将双孢菇直接卖给上门收购的小商贩,或是自己到城里销售,可是随着全村双孢菇产量越来越高,销售就成了困扰菇农生产发展的主要问题。
        为了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村里种植双孢菇的大户郭国华,牵头组织菇农成立了漫天岭双孢菇专业合作社。双孢菇菌种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为了保证质量,合作社请来专家对全村所需的菌种进行统一培养;同时,将每一个菇农都当成产业工人进行培训、管理,使双孢菇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达到规范;为保证菇农的收益,郭国华在自家院里建起冷库,对全村的双孢菇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出售。这样一来,菇农们不再为销售发愁,轻轻松松就可以挣到大钱。
        土窑洞双孢菇明显的经济效益,放大了菇农的增收空间。村民梁全生当初通过政府的扶持建起了自己的窑洞双孢菇,由于在技术员那里学到了“真经”,成了当地的种菇能手,还被汾西县的老百姓聘请为专家,每年兼职给那里的110个窑洞提供技术指导,平均每个洞收取100元的指导费。梁全生告诉记者:“贺家庄村的土窑洞双孢菇栽培技术已经辐射推广到了古县、汾西、曲沃等地,像他这样在外地兼职当技术员的村民还有好几个,收入可观,村民们都说,要是没有这土窑洞双孢菇产业,现在的好日子想都不敢想,咱们老百姓还是要有自己的产业。”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