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安——果枝生产食用菌年纯利润300多万元
发布时间:2011-09-1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安徽省砀山县周寨镇张屯村青年农民李秀安,带领果农把修剪下的砀山梨树等果树枝条作为原料,粉碎后成为栽培毛木耳的培养基,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生产无公害产品毛木耳,发展循环经济,年纯利润300多万元,使30多家农户走上致富路,走出了一条果农增收致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砀山县是水果大县,砀山酥梨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全县果树面积70余万亩,其中酥梨面积就占了50万亩,每年冬春两季修剪的果树枝条达25万吨。多年来,各村堆积如山的废果枝只作为生活燃料,被果农白白烧掉,既浪费了水果资源,又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污染了环境。
青年果农李秀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心探索调整果业结构的新思路。2007年3月,他到江苏丰县学习毛木耳栽培技术。丰县农民利用当地废弃的资源——玉米芯棒作主要原料,培育毛木耳。据专家研究,毛木耳因富含1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多种矿物质、维生素等,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清肺益气、抗肿瘤活性等药用价值,是一种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可食可药的食用菌,成为国内外市场黑色食品的流行一族。因此,毛木耳生产有十分广阔的销售市场。
经过市场考察和深入思考,李秀安决定引进毛木耳生产。多年的实践研究,他探索出利用砀山的丰富资源——废弃的果树枝作原料生产毛木耳的新思路,因地制宜,变废为宝,因生产原料廉价,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总结出粉碎果枝、进锅消毒、装粉进袋、菌种接种、进棚上架、棚内喷水和采摘出售等一套完备的毛木耳管理技术和生产工序,解决了毛木耳优质高产高效的技术难题;改良果枝粉碎机、高温消毒机和掺料装袋机等生产机器,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把废果枝作为生产毛木耳的原料,采摘完毛木耳的菌棒又成为果树的有机肥料,循环使用,发展生态农业,保护了环境。2008年5月,他在县工商局注册砀山县惠康种植专业合作社,重点发展毛木耳反季节生产。现在,惠康合作社生产的毛木耳肥大个优,大似猪耳朵,吃起来清脆爽口,味道如海蜇,还好像有一丝淡淡的果香味,惠康毛木耳因质量优、产量大、销售好、效益高,成为当地果农发家致富的“金耳朵”,废果枝就地生金长出“金耳朵”,拓宽了果农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现在,该社已发展社员30多家,拥有生产基地5个,建有塑料大棚60多个,占地60多亩,年纯利润达300多万元,并为200多个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果农变“冬闲”为“冬忙”,一年四季不闲着,不出远门,即可在家务工,有效解决了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砀山果农充分发挥水果资源优势,利用废弃的果枝反季节种植大棚毛木耳,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延长了农业产业化的链条,创造了具有砀山特色的新型主导产业,产生了丰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