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艳伟创办食用菌合作社带领农民致富
发布时间:2011-10-12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时下,在山西省陵川县杨村镇杨庄村的田间地头,总能听到乡亲们说村里“绿金子”的事儿,“有了"绿金子",增收有路子;靠着绿金子,过上好日子”,已经成了当地群众的口头禅。
“绿金子”到底是个啥?笔者询问后得知,原来,“绿金子”是杨庄村的一个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是由该村大学生 “村官”秦艳伟牵头创立的。该合作社帮扶村民发展黄背木耳种植,为群众增收找到了一条可行之路。
“80后”秦艳伟2007年8月被选聘为杨庄村大学生“村官”。支书郭何祥对他格外器重。
尤其让郭支书难忘的是,2009年年底,在林改工作的关键时期,每天要核实和录入成千上百的数据,睡眠时间不足5个小时的秦艳伟,平生第一次刻骨铭心地感受到了失去亲人的巨大痛楚年轻的妻子因为生产大出血意外撒手人寰。
含着悲痛料理完妻子的后事,把嗷嗷待哺的女儿留给母亲照看后,秦艳伟毅然返回了工作岗位。那一年,杨庄村的林改工作走在了全县前列。
在多年的农村工作的实践中,秦艳伟深刻认识到,杨庄村地上无企业,地下无资源,农民增收是最大难题。一个个调产思路由此在他的心里开始涌动。2009年秋季,通过市场调研,深入考察,支村两委最终选择了种植黄背木耳。
去年10月,秦艳伟四处筹借了7万元资金,率先建起了全村第一栋大棚,成立了“绿金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义不容辞地走在了示范带动的最前列。
从菌种选择、培养料配方、出菇袋处理,到栽培床的设计、菇房管理、病虫害防治,秦艳伟在技术操作的每个环节都精于实践,攻克了一道道难关,终于在今年7月份,产出了第一茬黄背木耳,收入了1.4万多元。
大学生“村官”种出了黄背木耳,在当时吸引了许多群众前来参观取经。在亲眼看到秦艳伟立竿见影的种植收入时,更多的村民不仅打心眼儿里佩服,还都跃跃欲试起来。
看到村民的种植积极性高涨起来,秦艳伟立即把心思转到 “绿金子”合作社的服务上来:村民缺技术,合作社就管培训,为村民提供技术扶持;村民缺资金,合作社就给担保,支持村民小额贷款,帮助村民解决资金筹措难题。同时,积极发挥经济组织的优势,四处找客商洽谈业务,保证稳定的市场销路,这一系列措施,让杨庄人吃上了定心丸。
一心为村民着想的“绿金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如今真正成为了杨庄人增收致富的希望所在。目前,该村已经有十几户村民提出了入社申请。杨庄支村两委也经过研究,决定在秋后再建10栋大棚,让更多的村民加入到食用菌种植行列。争取三到五年内,发展30-50栋大棚,平均两户一栋大棚,实现年人均增收1200元-1500元,形成全村的特色富民产业。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