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萍种植食用菌发家致富
发布时间:2011-11-03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11月1日,在吉林省桦甸市公吉乡五间村,村民冯德萍正在院子里晾晒木耳。近几年,她转变思路,靠种植木耳、蘑菇走上了致富路。
看电视看出致富路
记者走进冯德萍家的院子,见院子里除了晾晒的木耳和蘑菇外,还有两个种植蘑菇的大棚。
冯德萍说,种植木耳之前,她家种了几亩玉米,但是挣的钱不够花。2004年的一天晚上,电视里播出种植木耳的技术,还有科学种植木耳富起来的典型。
冯德萍看完电视对丈夫说,她也要种植木耳。
她丈夫说:“地里的活儿就够累了,哪里还有时间种植木耳?再说咱们也没种植过木耳,要是赔了咋办?”
冯德萍说:“地里的活儿你干,木耳由我种植。我在电视上看了,种植木耳不难,按照种植程序干就能成功。”
过了几天,乡里开展阳光工程技术培训,冯德萍报名参加了培训班。经过学习,她更加坚定了种植木耳的决心。
种木耳赚了 又建了两个元蘑大棚
2005年4月,冯德萍拿出5000元,建了两个200平方米的大棚,开始种植木耳。
冯德萍说:“我那时起早贪黑,就怕木耳出毛病。”经过一年的努力,冯德萍种植的木耳达到4万袋,纯收入2.5万元。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冯德萍高兴地流下眼泪。
冯德萍决定扩大种植规模。
有些村民见她种植木耳挣钱也想学着种,她就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当年,又有10户村民开始种植木耳。
2008年10月,冯德萍在报纸上看到种植蘑菇效益可观,就在自家院子里建了两个种植蘑菇的大棚。
记者走进冯德萍家的大棚,见一个个元蘑菌袋吊在大棚中,像一排排灯笼,非常漂亮。
冯德萍一边摘元蘑一边说,现在元蘑基本摘完了,这些都是剩下的。元蘑刚长成时,大棚里老好看了,一个个白白的元蘑就像对你笑。
一部分木耳销往国外
冯德萍说,种木耳比种玉米收入多。种1亩地玉米每年能收入1000多元,种1亩地木耳每年能收入1万多元。她家今年种了3亩地木耳,能收入4万多元。
2009年,在公吉乡党委的帮助下,五间村成立了桦甸市兴桦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合作社不仅在技术上帮助木耳种植户,在销售上也帮助木耳种植户找门路。
冯德萍说:“我们每年都有一些出口订单。在合作社的帮助下,我们的木耳一部分销往国外,一部分自行销售。”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