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11-1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热爱食用菌事业 用爱“反哺”社会
编者按: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食用菌由于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及经济回报,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和投资者的青睐。我国内地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其产品在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的同时,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由于食用菌工厂化栽培须采用制冷或加热设备,调节菇房温度、湿度和C02浓度,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能源。因此,如何减少能源消耗,如何处理食用菌厂房的气密性和保温性两大障碍性难题,已成为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以何种前瞻性的理念作指导,设计和建造高效、环保节能、安全可靠的食用菌厂房,使食用菌产业步入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呢?为此,我们采访了盐城爱菲尔钢构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兵。
刘兵出生于1962年4月,毕业于南京农业工程学院管理专业,从事农业和农机工作多年,曾任江苏农垦黄海农场机电中心副主任、江苏农垦黄海油泵附件厂厂长、中国收获机械总公司连云港中收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盐城市爱菲尔钢结构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戎马半身拥有多项专利,曾获得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有两项专利获得国家科技部的奖励,近年来潜心研究食用菌工厂的设计与建造,希望为中国的食用菌工厂化建设贡献微薄之力。
记者:据我了解,爱菲尔钢构也是是江苏省规模较大的从事钢结构工程的专业公司,你们是什么促使您加入食用菌这个行业,并投入这么多的精力和财力研究这个产业?您对这个行业有什么看法?
刘董:目前政府提倡外向型农业、精品农业,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为了打破“绿色壁垒”,必须进行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才谈的上和国际接轨。要达到无公害生产,工厂化生产是一个很好的模式。只有将目前小农生产模式逐渐向工厂化设施栽培模式转变,形成稳定的周年生产,并有一定规模的产量,才能使产品直接进入市场,才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工厂化栽培企业能否成功,通常说是由市场、资金、技术、管理四大要素所组成的,食用菌厂房设计建造的是否科学合理与这四大要素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食用菌厂房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在加入行业之前我曾到各地进行了考察,发现很多食用菌工厂化的投资者盲目的进行投资,之前也没有具体的设计规划,而食用菌生产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才能发现问题,等发现问题时已造成损失。而我们公司正好就具备这样的优势,有专业的队伍和先进的管理体系。
记者:刘董您好,如今爱菲尔建造的食用菌厂房遍布江苏、山东、湖北、重庆、辽宁等省市,享有“食用菌厂房建造专家”的称号。那么您认为食用菌工厂化厂房建设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刘董:食用菌工厂化设施栽培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新型产业,是一项周密、多学科知识交融的系统工程,必须事先对此有一定充分的认识。食用菌工厂设计建造中首先要注意的是食用菌工厂的选址,这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在分期建造食用菌厂房在设计中一定要考虑长远,包括同一个食用菌工厂更换菌种设计时也需要注意,包括食用菌工厂生产过程中在提升改变食用菌种植方式时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记者:食用菌厂房的整体工作环境不同于其他工作环境,它有着更高技术层面的要求,不同菇类有着不同的生长环境需求。对于这个细节爱菲尔钢构是怎样来做的,在食用菌工厂的整体方案设计建造对投入和产出的利害关系上刘董又是怎么看的?
刘董:爱菲尔钢构一直是遵循一个原则:了解每个客户的不同需求,并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按国际化的标准和设计理念为客户提供完善的项目服务,系统建设方案,无菌接种车间方案,系统图直观地向业界展示爱菲尔的理念。不同的菌种培养周期、生育周期、工艺要求都是不一样的,在日产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同菌类对厂房的各个功能区域的平面和空间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太大,固定资产投入加大,能源消耗增加,产品的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增加,产品成本增高,市场竞争力下降,企业盈利能力降低;太小,产量达不到设计的产量,投入产出不配比,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固定成本增高,盈利减少甚至亏本。食用菌的栽培方式主要有:床栽、棒栽、砖栽、箱栽、袋栽、瓶载等,现在食用菌工厂化的栽培方式主要以袋栽和瓶载为多,而不同的栽培方式对厂房的各功能区域的要求有着很大的区别,对厂房的结构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合理地设计与建造可以充分利用能源,有效满足生产需求,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同的菌种、不同的栽培方式、不同的工艺要求、不同的载体就有不同的物流方式,不同的物流方式对厂房的功能区域和结构就有不同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建造就有着意想不到的效益,而这些效益是应用出来的,只不过是事前妙算还是事后扼腕的区别而已。投资者在投资前会想尽一切办法希望对总投资做出一个详细并准确的预算,他们最希望看到的结果是一切尽在投资预算的掌握中,由于没有一个好的整体设计方案,往往还没等工厂建好,在过程中就发现投资不够了,总是不断地冒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实际投入远远超过预算,有实力的投资者还能把项目做下去,而量力而行的投资者就碰到大麻烦了,融资能力强的能熬出来,但也被搞得筋疲力尽了,有一些投资者就不是那么幸运了,半拉子工程只能放在那里,所有之前努力换来的钱变成一堆瓦砾,一个科学合理考虑周全的整体设计建造方案可以避免以上问题。
记者:刘董,从有利于食用菌整体发展趋势上看,食用菌工厂化显然属于朝阳产业中的朝阳产业,而厂房建设显然属于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源头,一切从源头做起,请您从专业角度讲一讲对这个源头在气密性、保温性、坚固性等方面配套要求有何看法。
刘董:目前,大多数的食用菌生产企业关注的是投资成本和眼前利益,忽视长远效益,因此,在设备设施投入上,注重满足食用菌生产的需要,而常常忽视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节能管理。设备设施的选购上要注重节能管理,这是硬道理,但是食用菌工厂化厂房的建设上也要注重保暖节能处理,这也是硬道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才是成功之道。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存在的高耗能问题,除了要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外,最根本的是要从菇房的设计入手,提倡节能设计。菇房的节能设计,大体可分为菇房建筑设计和控制系统设计。简单地说,菇房建筑设计主要依靠菇房建筑从总体到单体的设计来保证和维持菇房的正常使用,并尽量减小能源设备装机功率,使菇房的负荷变小,为节能创造条件。控制系统设计,包括相关环境控制设备的选型、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等,就是在满足实际负荷要求的情况下,依靠设备及系统本身的高效率来实现节能。而对于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来说,需要根据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具体生长状况进行精细管理,因此,运行管理在节能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运行管理主要是对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动态管理,实现“人机互动”。菇房设计、控制设计以及运行管理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节能生产。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不同于一般的农作物设施栽培,它是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条件下,利用设施和设备创造出适合不同菌类不同发育阶段的环境,是“反季节”周年栽培闭。因此,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菇房具有相对密闭、保温、环境日控等特点。
记者:近几年,随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日益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那么,您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
刘董:近五、六年来公司专门成立了食用菌工厂项目科研小组,深入探索研究食用菌厂房,同时借鉴日本、韩国食用菌厂房的成熟做法以及公司几年来不断实践经验的总结,日积月累现在已经有了一整套独特而先进的食用菌厂房设计、施工技术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特别是在处理食用菌厂房的气密性和保温性两大障碍性难题上有良好的技术措施及丰富的施工经验。
在采访结束时刘董告诉记者:如今随着我们的客户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这个产业,对这个产业的喜爱就更胜于前期的经济效益了,我们的信念就是让更多的食用菌工厂化投资者从外行变成内行,做个“明白人”。刘董的人生宗旨就是做一行爱一行,热爱成就事业,用爱来“反哺”社会。
后记:刘兵董事长渊博的学识和对食用菌工厂化的了解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记者的提问,他特别有思想,非常专业,毫无保留的把他的理念呈现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他儒雅的个性。同时我们也期待,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食用菌产品的青睐,能有更多像刘董这样的企业家加入到食用菌工厂化这个领域中。届时,食用菌产业将会更加的迅速发展。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