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菌中贵族 羊肚菌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倔老张”的生意经

    发布时间:2011-12-1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老张名叫张海潮,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乔端镇石鼓村人。提起现年56岁的张海潮,当地人都知道且各个竖起大拇指,夸他是个能人,干事有眼光,但他真正出名是因为他很“倔”,只要他认准干的事十头牛也把他拉不回来。
      老张名叫张海潮,南召县乔端镇石鼓村人。提起现年56岁的张海潮,当地人都知道且各个竖起大拇指,夸他是个能人,干事有眼光,但他真正出名是因为他很“倔”,只要他认准干的事十头牛也把他拉不回来。
        头脑灵活,敢做吃螃蟹第一人
        石鼓村位于南召最西边,离乔端镇还有50多里。1986年,张海潮当兵复员回乡,当时村里1000多口人都靠种地为生,人均年收入不到300元。但就是这样一个贫困、偏僻的村子,却吸引了不少外省的农民来这里租地种香菇,这令张海潮感到很好奇,决定一探究竟。1989年春,张海潮经人指点专程去了一趟湖北省随州市草店镇,看到这里家家户户都种香菇且价格很高,每斤干菇可以卖到100多元钱,他大受启发。
        回到家后他琢磨起来:自己所在的村子守着大山,有条件、有人力,别人能种,为啥我们不能种?说干就干,他开始动员村里群众和他一起种香菇。“没有技术,没有菌种,种出来卖到哪儿?”“赔钱他管咱们吗?”大家纷纷质疑老张的想法。但是张海潮觉得,这个项目中!
        倔强的他一方面通过熟人从湖北请技术员到村里,一方面东拼西凑筹到12万块钱,决定自己先种3万袋,管它是挣是赔,先学到技术,再带领村里群众一起种。在老张的精心照料下,当年干菇收成1000多斤,收益将近20万元。看到这些,村民们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还是海潮有眼光,咱也跟着干吧!”很快,村里有300多户群众主动找到张海潮学习种植香菇。
        1995年,当全县开始普及种香菇时,乔端镇石鼓村的香菇已经发展到近10万袋,单香菇一项每户增收近2000元钱。为了推广菌种,给大家搞好技术服务,张海潮成立了一家食用菌开发公司,仅技术员就聘请了10名,每季服务香菇农户达500多户,香菇产业逐渐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敢打敢拼,转行赔钱买教训
        正当老张的香菇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家门口漫山遍野的山楂、桔梗等中药材又吸引了他的目光。他随即在镇上开了个山货收购门市部,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
        1999年,山萸肉价格一路狂飙,从每公斤五六十元直线涨到100多元。由于没有充分了解市场行情,对市场风险缺乏充分的分析,在老张以每斤50元的价格收购了1万斤山萸肉的当月,山萸肉价格却狂跌不止,一直跌到每斤4元钱。这次盲目收购、捂货惜售不但搭进去了老张的全部本钱,还让他压货三年,生生赔进去了将近50万元。
        能打能拼,能挣能赔,这下子张海潮更加出了名。老张的亲戚、朋友纷纷埋怨他:“好端端放着挣钱的事不做,冒着风险去改什么行?”同时又替他捏了一把汗,担心他从此一蹶不振。“做生意哪有净赚不赔的!谁让我读的书少,只当花钱买教训了。”老张出人意料的轻松让大家松了口气。
        “倔”劲不减,创业路上不停步
        老张骨子里的那股“倔”劲没有让他因为这次生意上的失败而停止,他用敏锐的眼光不时地搜寻着下一个目标。2009年5月,他几经周折,花了10多万元从湖南张家界买回了100条平均只有6钱重的娃娃鱼苗。
        这个倔子,又要去冒险!要知道,全县还没有一家人工养殖娃娃鱼的,又是没经验、没技术,能成吗?
        面对村民们的质疑,老张苦笑不吱声。因为,他了解自己村里的山,山里的河。很久以前,这儿的石壮河里就曾有很多野生娃娃鱼,当地村民对其生活习性、特点都熟悉。目前,人工养殖娃娃鱼价格涨势明显,市场价每斤售价高达2000元左右,还常常是有价无货。因此,在张海潮眼里,投资娃娃鱼养殖占天时,地利,有一干!
        如今,老张养殖的娃娃鱼平均每条已有两三斤重,每斤按市场价至少能卖到1500~2000元。为了把娃娃鱼的项目做大,张海潮专门在村里筹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打算利用大山深处的山洞,组织当地村民一起人工驯养娃娃鱼。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