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姬丹丹)4月23日,在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详细]
云南保山市施甸县的农民阿永胜是一名布朗族农民,住在施甸...[详细]
本网讯(记者尚玉玲)日前,甘肃甘南州青藏源高原羊肚菌繁...[详细]
本网讯(记者 尚玉玲)4月21日,《银耳菌种质量检验规程》...[详细]
珍贵食用菌品种羊肚菌在崇明市试种成功,即将上市。 羊...[详细]
开伞的金针菇不值钱
发布日期: 2011-12-2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眼下,正是辽宁省鞍山市温室金针菇陆续上市的时节,笔者在市场上看到了金针菇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价,没有开伞的金针菇一斤要价12-15元不等,开伞的金针菇一斤只卖7-8元。同样的付出,不一样的回报,让人不得不为小小金针菇三思。细细究之,金针菇的精细管理一系列环节是价位差异的主因,应当引起金针菇农们的思索。
鞍山市的汤岗子镇、唐家房镇、海城一带,生产金针菇已有10多年历史,不仅供应鞍山的本地市场,而且畅销东北各地市场。金针菇是冬春季北方人喜爱的鲜食蘑菇品种,以小而不开伞为上品,开伞则为等外品。为此,菇农们都喜爱生产不开伞的金针菇,但金针菇在温室里生长很快,一昼夜之间,可能就长到要开伞的状态,所以对菇农的管理精细化提出了考验。笔者在部分菇农那里了解到,为了看住金针菇生长,很多菇农这时节全家上阵,昼夜轮班及时采摘不开伞的金针菇,但由于很多菇农家人手不足或雇不到人手,疯长的金针菇还是有很多长的开了伞才被发现并采摘。这样的话,就出现了令很多菇农痛心的事,上品金针菇因为管理不到位变成了等外品。
没开伞的金针菇价格高于开伞的金针菇50%,且市民都爱买,这是鞍山市农民发展金针菇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如何精细管理、及时采摘、快速运到市场都是一环套一环的。在汤岗子镇的一些菇农中,他们多年探索的好做法就是:大量雇佣人手,及时采收,及时运到市场,抢到时机,让金针菇成为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