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明旭影)7月6日,河南省省长陈润儿深入豫西灵...[详细]
7月6日在定安县龙湖镇的南科食用菌栽培基地,工作人员采摘...[详细]
本网讯(记者 牛雅)近日,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合发源食用菌...[详细]
本网讯(记者 姬丹丹)近日,食用菌(木腐菌)厂房技术规范...[详细]
云南的气候虽说不上有明显的四季之分,却有泾渭分明的旱季...[详细]
“海鲜菇王国”顺昌的忧思:无序竞争市场低迷
发布日期: 2012-05-18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这些天,顺昌县高阳乡花桥村村支书魏占隆很烦恼,与乡邻好友筹了500万元,也选好了项目用地,准备工厂化生产海鲜菇,可细一打听,全县70多家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厂家竞争激烈,今年首季销售价不断降低,甚至低于成本。他只好把目光转向新菌种,最近准备去广东考察……
短短四年,顺昌工厂化海鲜菇生产厂家从5家,迅即发展到如今的70多家,打造了一个令业界惊叹的“海鲜菇王国”,海鲜菇全国市场占有率达80%,还远销东南亚和欧美等地。然而,投资一哄而上、产能相对饱和、市场低迷不振、价格成本倒挂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魏占隆的烦恼,正是顺昌海鲜菇产业的烦恼。
扩张
顺昌海鲜菇的发展,源于神农菇业公司。
2001年,神农菇业从日本引进海鲜菇,通过工艺改进,自主研发出“神农白雪”、“神农白玉”等新品种,从组织分离到常温培养,最后成功进行工厂化生产。
据该县食用菌办主任王忠宏介绍,2005年以前,顺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仅神农菇业1家,年生产规模200万袋,年产量600吨;此后,逐步扩展,到2008年有5家,年生产规模700万袋,年产量2100吨。
作为一种珍稀菌菇,海鲜菇亮相市场后,以其他菇类无法比拟的优势,迅速赢得市场青睐。去年,海鲜菇价格每公斤为14-24元(其中,“神农白玉”更是每公斤高达36元),节日期间甚至供不应求,最高利润达60%,投资回收期1-2年。
“海鲜菇珍稀、价俏、利高、市场前景看好,吸引了众多的投资目光。”王忠宏介绍,2009年以来,顺昌的海鲜菇产业发展迅猛,企业和产量都以几何式倍增。2011年,全县生产海鲜菇8000万袋,产值3.36亿元;2012年,生产规模预计可突破1亿袋。
阴影
高速扩张的盛况之下,不可避免地夹杂着一哄而上、无序竞争等问题。2011年底以来,周边地区也纷纷上马海鲜菇项目,市场不断加入新的竞争对手,而销售市场却相对饱和,产品价格一路下滑,并持续低迷。
“2012年春节后,一级市场的海鲜菇价格,每公斤不到9元。这个价格,已到了生产成本的边缘。个别小规模的企业,每公斤成本要12元,价格与成本已经倒挂。”鑫品真菌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长坦无奈地说,“2010年前,有菇就能赚钱;2011年,大家基本都赚钱;今年,日产5000袋的生产企业,一不小心,每月要亏6万到8万元。”
价格倒逼成本,市场面前企业没有退路。这,已成为顺昌县全体食用菌生产企业的共识。
顺昌工厂化栽培食用菌是否已过巅峰?是否到了重新洗牌的时刻?下一步,该往哪一个方向发展?顺昌人在思考……
求解
在顺昌县农业局局长陈天财看来,质量是决定产业生死存亡的关键,“要推广无公害标准生产,积极引导企业申报‘三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用品牌赢得市场。”目前,除神农菇业“白雪”和“白玉”已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外,另有25家企业正在积极申报。
王忠宏则强调:“只有发挥同业公会的作用,抱团取暖,才能迎来又一个艳阳天。”
2010年,顺昌县由农业局牵头,成立食用菌同业公会。公会引导各食用菌生产企业有序竞争,在统一原辅材料采购、技术与信息交流、产品价格控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结成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价格联盟,原材料快速涨价的情况能迅速反映到产品价格,保持生产利润。
王忠宏补充说:“眼下,一方面要尽快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节能降耗减低成本;一方面要引入秀珍菇、金针菇、虫草菇等工厂化食用菌品种,以品种差异化错开市场需求,缓解竞争压力。”
“困难面前,不择手段,恶性竞争,只能是相互残杀。”宏瑞菇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灿泉表示,“同心协力,靠科技创新和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打造品牌引入差异拓展市场,方是解围脱困的良策。”(林峥嵘 林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