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5-23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有个关于美国淘金者的故事,美国大淘金时代,人潮涌向美国西部淘金,其中一个淘金者独辟蹊径,在当地开办了酒店,为淘金者提供吃住,结果当众多淘金者失望而归时,他却发了财。
在遂昌金矿的旁边,也有一名“淘金者”,搭上了遂昌金矿旅游的快车,找到了致富的路子,依靠当地农业废弃的稻草,打造蘑菇精品园,走出了一个集蘑菇培育、农作物种植、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发展范本。
一根稻草三次利用
几十栋白色大棚矗立公路旁,中间夹杂着茶叶等农作物,旁边亭台楼阁,曲径通幽,“梧桐仙迹·蘑菇园”就位于通往遂昌金矿的公路旁。
2009年,遂昌景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在云峰镇岩里村建立示范基地,发展蘑菇生产。2011年开展蘑菇精品园建设,完成“梧桐仙迹·蘑菇园”休闲农庄建设,建成蘑菇大棚34个,年产新鲜蘑菇300吨,产值150万元。
记者来到蘑菇园的时候,工人们正忙着装卸一整车的稻草,这些就是蘑菇园的主要生产原料。每年,蘑菇园要消耗稻草500吨,差不多整个遂昌县的稻草都收购过来了,这也使得当地原本不值一文的稻草,成了香饽饽,每吨稻草收购价达到480元。
“这些稻草原先只能烧了肥田,利用率很低,也不环保,经过我们的蘑菇园,一根稻草可以重复利用3次,实现了变废为宝。”在蘑菇园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白色的蘑菇种植大棚。
“2009年,我们从嘉兴学习到种植技术,但是我们也进行了改进,比如这个白色塑料膜的大棚,就是针对山区气温较低进行的创新。”遂昌景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显琴告诉记者,通过塑料膜的运用,不但保温效果好,而且可以重复使用,现在,就连嘉兴当地的种植者,都要回过头来学习这个保温新技术。
不同于香菇生产大棚,蘑菇大棚采用的是“高低铺”式的种植形式,每个大棚内,培育蘑菇的“床位”分层布局,达到四到五层。每个大棚的面积在150平方米左右,但是通过楼房式的分层布局,使得土地的实际利用达到了近千平方米。
周显琴告诉记者,园内种植主要蘑菇品种是双胞蘑菇,稻草和鸡粪等材料经过腐化后,就是蘑菇种植的有机培土。但是这只是稻草的第一道利用,每年蘑菇的采收期是10月到次年5月。5月蘑菇采收结束后,这些栽培土,还可以种植一季的草菇,实现了稻草的二次利用。
等到草菇采收结束,园内50亩的生姜地,成了这些栽培土的归宿。这些二次利用后的栽培土,成了农作物生长最好的有机肥。“种完生姜,我们还可以种植一季的大蒜,这样土地和肥料都达到了最大化的利用。”周显琴说。
从大棚到餐桌一体化体验
除了蘑菇种植,“梧桐仙迹·蘑菇园”也搭上了遂昌金矿旅游的快车,打造以蘑菇为主题的休闲农庄,探索现代农业之路。
就在蘑菇园内,还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农家乐餐饮区,木屋水榭,竹制外墙的餐厅,鹅卵石铺成的小径,处处体现着原生态的元素。
在这里,围绕蘑菇这个原料,厨师可以为你做出十多道蘑菇美食,新鲜出产的蘑菇鲜嫩爽口,在厨师别出心裁的加工下,更是吸引饕客垂涎。每到节假日,蘑菇园的餐厅经常客满,游客们在游玩景点后,到此享用一顿蘑菇宴,成了不错的选择。
“我们还有蘑菇采摘体验活动,游客可以自己亲自去蘑菇园里采摘,体验农事的乐趣,了解蘑菇的生产过程。”周显琴表示,蘑菇园还规划建设休闲垂钓区、娱乐服务区等,进一步扩大蘑菇园的内涵。
2011年,蘑菇园接待垂钓、餐饮、娱乐、蘑菇生产体验游客7500人,实现销售收入150万元,并吸纳几十名农村劳动力在蘑菇园实现就业。今年,蘑菇园还将扩建标准化蘑菇棚,达到出产优质鲜蘑菇600吨, 产值300万元以上。
蘑菇园的成功经验,也带动了当地农户的种植兴趣。通过探索建立“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模式,推动蘑菇产业化发展。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