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5-3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依托家门口的有利地形,投资18万元建地窖种蘑菇,并成功解决地窖蘑菇容易发霉的技术难题;从身背几十万的债务,到如今月产蘑菇上万斤,产品供不应求,年产值达100多万元。这些经历,对于路口镇荆华村的彭耀夫妇来说,已经成为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从2007年开始创业至今,6年时间的坚守,他们终于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蘑菇大王”,并成立了“耀详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农民共同致富。
身背几十万债务挖地窖种蘑菇
昨日,当笔者来到彭耀夫妇家时,只见刚刚建成不久的屋舍干净整洁,旁边是一栋搭建好的屋面钢架大棚。而在钢架大棚附近的斜坡上,能看到一个地道口。“这就是种蘑菇的地窖,有800多平方米。”彭耀告诉笔者,上面的钢架大棚是用来培育菌包的,生产蘑菇的地方就在这个地窖。
笔者跟随彭耀走进地窖,只见一排排竹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菌包,一些菌包上长出了蘑菇。“为了建这个地窖,可吃了不少苦。”彭耀说,在种蘑菇之前,他开过出租车、贩运过猪,后来因为合伙人开车出了事,一下子就背上了几十万的债务。“当时感觉很绝望。”他告诉笔者,在妻子曹宇的一再鼓励下,2007年,他又利用在外为人打工觅得的商机,再次筹钱挖了这个地窖,开始种蘑菇。“地窖挖好了,要生产了,却一分钱启动资金都没有了。”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彭耀连连摇头。他说,幸亏农业部门的扶助,让他又“活”了过来, 最终慢慢发展起来了。
日产蘑菇300多斤供不应求
“地窖种蘑菇,关键还是要解决容易生霉的问题。” 彭耀说,大部分利用地窖种蘑菇的农户,在面对长霉的问题时,就只能停止生产,而他通过不断试验,解决了这一个难题,从而实现了地窖蘑菇的周年生产。他告诉笔者,与地面相比,地窖四季恒温,而且就算是要调节温度也相对要容易,这样成本就降低了不少。
“与工厂化的蘑菇生产相比,我的这种种植方式更加适合普通农户,投资规模不大,生产成本也要小。”彭耀笑着说,目前他可以每天生产的蘑菇300多斤,根本上就不愁销路,十分抢手,而且因为是反季节生产,价格也不错。
“种蘑菇要勤快,我现在是每隔4个小时就必须去取菇,常常半夜起来干活。”彭耀告诉笔者,去年将地面上的菌包培育车间改成了钢架大棚,目前效果很好。“去年产值达到了100多万元,今年应该会超过这个数吧。”彭耀显得信心十足。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