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菌中贵族 羊肚菌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秀色菇乡虬里村

    发布时间:2013-02-0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站在山顶的“望村亭”远眺,远处村庄的全貌尽收眼底,高楼整齐林立,道路洁净宽敞,清澈的溪水环绕着村庄,仿佛一条碧色绸缎缠绕在青山人家之间。在村庄尽头,是连片的菇棚,纵使相隔很远,也能闻到清风中隐隐的菇香,这就是我们这一站的目的地-浙江磐安县冷水镇虬里村。
      虬里村有农户131户,345人,耕地总面积190亩,其中水田77亩。香菇、药材、蚕桑等是虬里村的特色产业。1999年,虬里村就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启动了村庄示范整治工程。经过10多年的努力,如今的虬里已变成“环境整洁、村貌优美、设施配套、布局合理”的省级文明村。
        新房新路新生活
      经过几年的农户改造,虬里村全村131户,家家户户住上了新房。村里的道路都进行了硬化。村主干公路长1000米,宽4.5米,其中两侧种植绿化,美化率达100%,入户绿化率也达100%,村内主要道路和公共活动场所新装了28盏路灯,埋设了地下排污管道和电缆,村里共有太阳能56台,全村已全部实现自来水供给,村民的衣食住行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站在山上俯瞰,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村庄外围的娱乐休闲广场。它占地2250平方米,场内有标准篮球场和娱乐健身器材。广场中还有流线形的花园,园中种植多种花木,摆设美妙盆景。用鹅卵石铺设园中小径。每当垂柳吐绿、鲜花盛开时,那高耸的翠柏、叶茂的香樟迎风招展,满怀笑靥,让来欣赏美景的人们感受独特的趣味。广场的空阔处则是理想的活动场所。
      近两年,虬里村先后建造了四座水泥坝,溪流分为几阶,河道清洁,水体流动,一片绿意。飘带上是极具特色的廊桥,桥中是一座“菇乡亭”,亭旁用花岗岩铸造的齐胸高的“香菇”十分可爱。虬里村专门制订了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制度,全村配备垃圾收集箱18只,专门配备了2名保洁员,负责每天的垃圾集中清理和平时的保洁工作。塑料袋、泡沫、果壳等生活垃圾乱扔乱倒现象已经消失,村民的卫生意识也有很大程度提高,村里许多老人都会自发地帮忙打扫卫生。已经92岁高龄的李银生是村里的老书记,退休以后,每天都会拿起扫帚打扫村庄,从来不计报酬。李银生说,他是一名老党员,党员为人民服务是应尽的义务,拿了钱,就没意思了。虬里村民自觉遵守卫生公约,共同维护着这一方土地的洁净。
      2004年,虬里村顺利通过了市级小康示范村验收;2005年,被评为金华市一村一品专业村;2006年,被评为“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2007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村综合楼的墙上,挂着许多奖牌,每一块奖牌都展示出虬里的美,都彰显着虬里的魅力。
        菇乡菇房飘菇香
      村民胡月玫刚从镇上回来,今天的菇又卖完了。恰巧碰上集市,胡月玫比往常多停留了一会儿,采购了一些生活必需品。胡月玫放下东西又来到菇棚里忙碌开来,手法娴熟地割着香菇菌袋,希望这些香菇都能有个好收成。
      1990年开始,胡月玫就在家种香菇了。十几年没有间断,从过去简陋的设施到如今现代化的种植设施,胡月玫家的香菇产量年年递增。去年,她共种了50000多袋,有L-808、135、杏鲍菇等多个品种,每袋有三、四元的收益。谈到好收益,胡月玫的脸上有止不住的笑意。
      对于虬里村大部分村民来说,近10年来,无论春夏秋冬,开门第一件事就是做“菇事”:采购、加工种香菇的材料,做香菇筒袋,为香菇接种,摘香菇,卖香菇。在多少个循环中赚到了香菇钱,并以此建起了一村的菇棚。村民说,种香菇已成为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虬里也是冷水镇香菇的主产地,素有“磐安香菇出冷水,冷水香菇数虬里”的说法,虬里的香菇产业已经成为村民和村集体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早在1986年,冷水镇有7户农户试种香菇,其中4户在虬里。短短一年工夫,这4户农户赚到了第一桶金。在镇村干部的发动下,1987年,虬里村种香菇的农户一下子发展到70多户,种菇数量超过100万袋。虬里村与冷水镇政府所在地冷水村相距两公里路,冷水村就有香菇市场、鲜菇市场,虬里村的香菇都是运往市场销售的。因此,虬里村的种菇规模一直稳中有升。2012年,全村香菇种植面积约45亩,产量达到145万袋以上。虬里村民很少在外打工,在虬里人心里,在家种香菇是最好的工作。
      为了支持村里的香菇产业,村两委也做了不少工作,推出了一系列提升香菇产业的举措。2011年,村里组织香菇大棚改建,将原来竹子搭建的大棚全部改为水泥和钢管。竹子搭建的棚架容易腐烂、变形,换成了水泥和钢管后,香菇大棚更加坚固,方便菇农管理。2012年,在菇棚四周,村里围绕着每一个大棚修了水泥路,菇农可以把自己的三轮车直接开到菇棚前。菇农告别了过去肩挑手提的方式,新鲜的香菇,一出菇棚就可以直接上车,直奔市场。今年,位于村综合楼后面的香菇拌料厂也将竣工投入使用。这个拌料厂面积达400平方米,将引进最先进的拌料机,届时,所有菇农的拌料工作都可以集中在此完成,村民门前堆放材料的现象也将改变。此外,为了更好地储存香菇,村里还引进了一个香菇冷库。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香菇产业越来越成熟,虬里村已经成了一个四季飘菇香的食用菌专业村。
      除了香菇以外,药材、桑蚕也是虬里的主要产业。去年,虬里村修建了一条通往桑蚕、药材基地的生产路,长1.2公里,宽6米,村民们以后上山采桑叶,收药材都更加方便快捷。
        青山碧水引游人
      虬里村毗邻省级风景名胜??百杖潭风景区,附近还有白岩央潭大龙湫、冷水“石将军”、潘潭龟牛戏水、雄鹰展翅、泗岩五圣洞和大石门、庄头好溪风光等景点。龙溪奔流而下,经过虬里时来了一个大转弯,仿佛把虬里抱在怀里。
      “虬里”村名来源于百杖潭故事中的那条神龙。虬是有角的小龙,里就是居所的意思,顾名思义,虬里便是传说中神龙的故乡。说到龙当然少不了水了,清澈的龙溪水到了虬里村外围,被筑起的四条堤坝一级一级地拦蓄着,形成了几个偌大的翡翠湖。到了夏天,这几个翡翠湖就是天然的游泳池,池水清凉清澈,最深处也就1.2米左右。青山环绕,溪水清凉,人们慕名来到这里游泳、洗澡,驱散炎夏的疲惫。最多的时候,一天有四五百人来到虬里,广场上停满了车辆。孩子们在这里嬉戏打闹,大人们在这里放松游泳,欢快的流水声,游人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合奏出一曲美妙的乐章。
      人一多,安全就成了问题,暑假高峰时期,村里面安排了几个老党员,每天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三点在龙溪边来回巡逻,告诉游人各级泳池的深浅,并提醒人们注意看护好自己的孩子,注意安全等。虽然每天的工资只有20元,这几位老党员始终尽心尽责,认真巡逻,一有情况及时报告。虬里村这几个“泳池”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事故。
      泳池边上,是虬里村最大、最早建成的农家乐,一个硕大的木制水车缓缓地滚动着,这里就是“水磨坊”农家乐。农家乐的主人应彩兰是虬里村支委。她说,当时就觉得水磨这个东西快要消失了,造一个水磨,一是为了保留传统的东西,二是给游人一个参观的地方。水磨坊农家乐里,像这样的“老物件”还有不少,老纺车、织布机、风车等等,每一样都是应彩兰四处搜罗来的。在屋子里,树根做的茶几,树桩做的板凳,每件东西都是原始的,没有经过任何雕琢和修饰。门前的小道上,两边放着形状各异的石臼,颇具特色。
      在水磨坊,你可以感受农耕时期的乐趣,享受山林溪边的清闲,也可以品尝到纯真天然的美食。农家乐的蔬菜都是自家种植的,香菇,这是虬里独有的特色,山上的竹笋、溪里的小鱼都是美味佳肴。盛夏时节,水果也是纯天然的。就在水磨坊的大院里就有一条葡萄长廊,夏季到来,枝叶繁茂,还可以采摘果实,别有一番风味。这个农家乐自2010年开业以来就不断吸引着各地的游人,虽然这里只有7间房,常常爆满,有的人一住就是一两个星期。
      房前屋后绿树成荫,篮球场、健身小路、小桥亭阁隐在绿树中,映在碧波里。秀色虬里,悠然自得,当人们想远离喧嚣,感受自然的时候,这里便是一处绝好的去处。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