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

    刘伟:双孢菇大王的“三两事”

    发布时间:2013-03-06

      来源:华龙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黝黑的皮肤,不高的个头,30出头的年龄,淳朴的笑容,这是南川区兴隆镇永福村双孢菇种植户刘伟给人的第一印象,笔者见到他时,他正和妻子在自家的蘑菇基地里面忙碌,“今天又采了1000多斤双孢菇,可以买个好价钱了”,在他的蘑菇大棚里,笔者看到,一片片洁白的蘑菇好像天上飘过的祥云,随手摘下一朵,都是那么的可爱,采摘下来的蘑菇,分包堆放得整齐有序,一派丰收的景象,
        刘伟话不多,然而论起他钟爱的双孢菇,却仿佛变了个人似的,在家里,他自豪的拿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和无公害农产品证书给笔者看,“看嘛,我的双孢菇现在规模是南川区最大的,从去年开始,就已经进入南川重客隆、风之彩、永辉等超市了”。论及种植双孢菇的甘辛,刘伟也毫不保留的一一道来。
        绿色肥料 大棚中播种“希望”
        我种植的双孢菇,为什么能获得中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这全是因为我从来不施化肥,我用的肥料来源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我在村里收购的油粑,每年大概要用个7吨左右,还有我在村里收购的牛粪和猪粪,每年也是大概要用个7吨左右;第二种是我在村里种植大户鲁其中那里去收购的谷草,一年大概要用80吨左右;第三种就是区农委每年下发的生物肥,我大概一年要用个2吨左右。正是因为不用化肥、农药,所以我的双孢菇卖相好,营养价值高,吃着放心,在2011年9月和11月,一次性通过检验,获得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和产地认定证书,凭借着这两个证书,我成功的进入南川各大超市,下一步我打算再去申请一个绿色产品证书,进一步扩大产品的销路和市场。
        不畏艰辛 泥泞中走出“成功路”
        说起我这个双孢菇基地,那可是费了我不少的心血呀。2009年我在外地打工的时候,见到别人搞的蘑菇基地,当时就动了心思,想自己回老家也搞一个,于是我专门拜师学艺,用了大概一年左右的时间,基本上掌握了双孢菇种植的技术,回到老家后,我拿出自己辛辛苦苦打工的积蓄,投入3万余元。建起了我的第一个蘑菇大棚,有2亩地左右,那段时间,我是日夜都守在自己的大棚里,生怕有点啥子闪失,还好,在我的精心照料下,蘑菇获得了丰收,两亩地产量一共12000斤,收入6万元左右。第二年我又扩大规模,建了10亩的双孢菇大棚,但是在2010年的时候,由于雪灾,一下子冻了7、8亩,损失达到20多万元,垂头丧气的我打算第二年卷土重来,谁知,2011年,我的基地又遇到了50年难遇的水灾,我辛辛苦苦建起的10亩蘑菇大棚基本上全部泡汤,在镇里的帮助下,我鼓起勇气,总结经验教训,另选地势,又重新建起了我的蘑菇大棚,为了提高产量,我建起了恒温的大棚,相当于为我的双孢菇生产上了“保险”,今年,我终于又喜获丰收,每亩地产量达到6000斤,产值达到30多万元,农忙时节,我请了30多个人在我的大棚里帮忙,每个人一天的工资都有六七十元呢。
        说起未来,刘伟一脸的憧憬,“我还要进一步扩大我的双孢菇生产基地,让收入翻番,同时,带动更多的村民投入到双孢菇种植中来,让大家都致富。我还想学习更多的菇种种植技术,丰富我的蘑菇品种,成为南川名副其实的蘑菇大王!”(通讯员 王咨人)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