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菌中贵族 羊肚菌

    新春走基层:走近“蘑菇大王”孙贵生

    发布时间:2013-03-21

      来源:黑河日报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3月3日,记者走进爱辉区幸福乡孙贵生家的大棚,伴随着一股股蘑菇的清香扑鼻而来,映入眼帘的是,一顶顶灰色平菇纷纷破菌而出,一柱柱平菇基料分4层摆放得密密麻麻,平整的平菇基料表面冒出了一朵朵幼菇,长势十分喜人。这些大棚平菇每天的采摘量是750~1000公斤,基本满足了黑河市区的市场需求。孙贵生凭借自己的蘑菇种植技术,成了当地有名的“蘑菇大王”。
      孙贵生是一名退伍兵,他和爱人在销售蔬菜的过程中,发现外地批发来的食用菌很快就过期,于是他萌生了自己种植食用菌的想法。由于缺乏经验和技术,2008年的时候,由于温度高,一锅菌都失败了,直接损失十多万元。失败让他在教训中成长起来,2009年创办了爱辉区大兵食用菌厂,先后投入资金30多万元,从最初的600平方米发展到目前的6个温室大棚近4000平方米。种植品种由原来的单一种植,增加到平菇、滑子菇、杏鲍菇、玉皇菇、猴头等7个品种,平均每天向市场供应蘑菇500公斤,每年每个大棚产值可达4~5万元。
      孙贵生靠种植蘑菇走上了致富路,每到采摘高峰时节,还雇用附近30多名农民前来帮忙,让留守的农民足不出户也可以打工挣钱。据孙贵生介绍,做菌用的原料都是农民废弃的秸秆、玉米芯,他收购之后变废为宝,农民得到了实惠,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蘑菇是一种绿色食品,市场前景广阔,现在,孙贵生种植出来的蘑菇,已源源不断地销往市区各超市、农贸市场,去年他种植的6棚蘑菇产量3.5万公斤,基本保证了黑河市内蘑菇市场的需求。今年,他准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口蘑的种植,将产品出口到俄罗斯。目前,幸福乡正计划以孙贵生的食用菌厂为龙头,带动周边农民,建设生产基地,并帮助孙贵生做好了对俄出口业务的前期准备工作。  (韩玉洁)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