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米东区“蘑菇大王”张永江
本网讯:身高1.75米左右,肤色黝黑,边整理衣衫,边微笑着与记者打招呼:“欢迎参观啊!”这个说话的人,是米东区长山子镇土窑子村乌鲁木齐市菌香源泉食用菌种植合作社社长,名叫张永江,人称“蘑菇大王”。
张永江所带领的合作社,包含了他和37户食用菌种植户。5月18日,记者来到张永江种植食用菌的基地,排列整齐的108个土棚出现在眼前,双孢菇正在这些土棚里茁壮成长。
说起张永江种植蘑菇,还得从1994年大学毕业后说起。1995年,走出校门的张永江在乌市打零工,在货场当过搬运工,在饭馆做过服务员。一年的打工经历,让张永江意外寻到商机。张永江说,打工时遇到两位福建人,一次闲聊中,福建人告诉他,他们老家的人都在种蘑菇,好多人都赚到了大钱。“我就回到村里试种蘑菇。”张永江说。从刚开始简单的翻料、播种、调适棚内温度、湿度,到后来遇到越来越多棘手的难题,他去木垒、阿勒泰实地考察,打电话请教农科院的教授,不断学习,不断试种。
从1996年开始种蘑菇,到现在张永江已种出乌鲁木齐市最大的食用菌基地。17年弹指一挥,张永江在干中学,学中干。他得到的是种双孢菇的经验,收获的是一闻二看三摸的“蘑菇诊断法”。张永江满脸自信:“一进大棚闻闻棚里的味儿,我就知道这棚里的双孢菇长得好不好,产量能达到多少。”村民贾志东说,去年他从家里拿出3万元建了一个简易大棚种双孢菇,没多长时间,蘑菇上就开始出现黄斑,有的已经枯死。“张永江赶紧来给这棚蘑菇治病,总算帮我赚回了本钱。”贾志东说。“养殖期间管理到位,天气给力,一个大棚里产出的双孢菇可以卖到12万元。”张永江说。随着合作社的规模逐渐扩大,他琢磨着如何带着社员们赚更多的钱,他打算引进巴西菇,这种菇在北京等内地城市一公斤能卖到近80元。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