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调向“退减保调转”
——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王光坤
农业综合开发自1988年实施以来,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058亿公斤,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为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的积极贡献有目共睹。在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形势下,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围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提出了调整农业综合开发战略思路,有针对性地采取“退、减、保、调、转”五项具体措施,尽快转变农业综合开发方式。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王光坤,请他就调整后的战略思路以及农业综合开发的未来走向进行具体解读。
记者:多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坚持“资金安排向高标准农田建设聚焦,项目布局向粮食主产区聚焦”,在推进粮食核心产区建设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中央财政安排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也是持续增长。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时候,为什么要提出调整战略思路?
王光坤:从1988年到2012年,全国共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5594.7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2002.92亿元,开发范围涉及全国2045个县(市、区、旗)和222个国有农(牧、林)场,累计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6.61亿亩,改造中型灌区701处,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但与此同时,在农业综合开发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对生态环境资源的综合评估,使得部分开发项目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对水资源承载能力关注不够;二是对土壤条件考虑不充分;三是对生态综合治理力度不足。因此,必须下决心调整开发战略思路,逐步形成与生态环境资源相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综合开发格局。
记者:那么,对调整农业综合开发的战略思路是否已经有了一个总体的考虑?
王光坤:财政部党组明确提出,农业综合开发要转变观念,调整思路,着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农业竞争力。要注重顶层设计,优化开发布局,既要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又要更加注重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强化生态环境资源综合评估,适合开发的就干,不适合开发的坚决不干。根据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禀赋条件,以合理利用水资源为重点,统筹考虑土地、气候和生物资源分布状况,因地制宜优化开发布局。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能够永续利用的地方实行重点开发,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继续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打造我国粮食核心区;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但有一定的恢复潜力、开发后能够达到生态平衡和环境再生的地方实行保护性开发,以生态综合治理和保护为主,适度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差、生态比较脆弱的地方实行限制开发,以生态环境恢复为主,不再大规模进行土地治理。
围绕这个基本思路,要有针对性地采取“退、减、保、调、转”五项具体措施,尽快转变农业综合开发方式,全面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