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黄慧)日前,五河镇五河村的一片黑木耳基地里,黑木耳棒一排排列队站开,小小的黑木耳在菌棒间探出头来,这喜人的长势让人看了心花怒放。
据了解,这片冬耳是王飞和姐夫崔用常合伙种植,目前已投资40万元,种植面积达15亩,有黑木耳近10万棒。由于严格把关、规范操作,目前耳棒发育良好,已陆续开始采收,估计总产量达13000公斤,按市场价一斤60元计算,产值大约在80万元。
王飞于2012年8月经朋友介绍回乡发展桑枝木耳,原来在外从事工程机械类工作。回乡后,王飞和崔用常就开始细心钻研种耳技术,经多面了解后,决定选用废弃的桑枝条作为食用菌的栽培原料,并聘请浙江省的专业技术人员上门指导。从粉碎、装袋、蒸耳棒、接种、养菌到打眼,每个程序王飞和崔用常都认真对待,丝毫不马虎。慢慢地,从最开始的小范围试种到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桑枝木耳终于试种成功。“我们的木耳与其它木耳不同的是主要利用桑枝条作为黑木耳栽培的原料,这样生长的木耳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价值丰富,既利用了废弃资源,又发挥了经济效益,可谓一举多得。”王飞说。
据王飞介绍,从去年八月至今,他们种植的桑枝木耳的买家大都是亲朋好友,以及以前在外务工时的客商,即使现在市场销路没有完全打开,但市场上供不应求。销售量的不断增多既给了王飞和崔用常继续扩大种植的信心,更坚定了他们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的决心。
据悉,王飞种植的这片冬耳,属于浙江丽水916-1号品种。虽生长周期拉长,但产量高,比春耳他品种肉质更厚实、外观更有光泽,在口味上也更佳,是当前栽培的主流品种。王飞计划明年扩大种植面积,并尝试做其它小品种木耳,在大棚内设计4层菌架,这样不仅省水省人力,而且产生4倍的经济效益。如今,他已经在注册商标,争取一步一步地让岳西的生态桑枝木耳走向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