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随州市随缘食用菌消毒剂厂总经理袁世平
一个男人,总是要承担一些责任才会变得愈益成熟;一个商人,总是需要经历一些沉浮才会在商海中应对自如。生于楚地的袁世平,与生俱来具有精明的头脑和经商的基因。他是商人,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商人,他在商海中沉浮十几年,早已看淡了商战中的刀光剑影,已过不惑之年的他,从商中寻求到更多的是一份快乐,这种快乐并不仅仅是来源于金钱,更是来源于事业一步步发展壮大的成就感,以及在工作中忙碌而充实的满足感……
袁世平和食用菌消毒剂结缘像是命中注定的,就像他给企业起的名字一样——随缘食用菌消毒剂厂。这种缘分让他与他的企业携手走过11年的风风雨雨。这11年来,随缘始终将菇农朋友的需求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
不与草木同腐 愿在菌界逐鹿
袁世平出生的地方是湖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比较好的地区——随州,该市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当地农民很早就靠种植香菇、黑木耳而发家致富。袁世平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时常接触到食用菌,也让他慢慢喜欢上了食用菌这个行业。但是,当他亲眼目睹菇农在栽培种植食用菌生产中遇到病虫害导致产量减产或绝收,菇农一年的辛苦都化为乌有而难过的时候,他心里暗下决定,将来一定要生产出食用菌消毒剂产品,让家乡的菇农不再受病虫害的折磨,让更多的菇农从此生产出优质高效的食用菌产品。就这样,他把食用菌消毒剂作为一辈子的事业。
袁世平认为:“创业,其实就是想做事,想做实事,但不一定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而是把自己的事做好,一点一滴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是大事了。”食用菌消毒剂在外人看来就是一个冷门,偏科行业,不如种植食用菌发家致富快。但是,在我国每年生产的食用菌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达20%-30%左右,个别地方达到了50%以上,甚至绝收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食用菌病虫害是制约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许多菇农在生产中面对各种病虫害时,由于缺乏专业的识别与防治技术,待出现病虫害后,往往措手不及,慌乱之中盲目用药,有的虽临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产生了药害,致使产量大大降低。可以说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始终伴随着病虫害的出现而发展,食用菌栽培过程就是菇农与病虫害较量的过程。如果不能够很好的解决食用菌病虫害所带来的危害,那么我国成千上万菇农的收入将会受到损失。这也是袁世平时常告诫员工的话,虽然我们从事的工作很不起眼,但是,每一次我们所研发出的消毒剂产品为众多的菇农带来成效时,大家都是很有成就感。
不畏险阻探真知 服务菇农无怨悔
目前,由于食用菌有害生物的种类繁多,地球逐渐变暖,大气环境的加剧恶化,各种有害生物不断变异成新的品种,使得科技人员防不胜防,由于它们体型太小,一般菇农很不容易识别,更不谈防治了。这些有害生物的危害极大,造成的损失惨重,所有这些均引起了有关科研工作者和专家的高度重视,但这些研究又涉及到许多学科,尤其是食用菌病虫的生物学,包括各种病原菌如细菌、放线菌、真菌、黏菌;害虫、螨类、线虫等等的分类学,要彻底搞清每一种病原菌和昆虫的生活史、侵染途径、病害发生的生态条件、防治的有效措施等等。但是目前我国研究食用菌病虫害防治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以及教学科研人员都很少。而一些大专院校食用菌专业毕业的学生由于体制问题,教学与实践、生产严重脱节,这些现象严重制约着我国食用菌行业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加上目前国内可供参考的资料也特别奇缺,专门生产用于食用菌病虫害防治的高效、低毒、廉价、绿色环保型的专业原药厂几乎没有。在种种困难面前,袁世平没有放弃,而是迎难而上。
有时,为了查证某一种病原菌的原理,他常常需要在浩瀚的书籍中查询大量的资料,并亲自开车常年奔波于祖国的大江南北,进基地看菇棚,拍病虫害的照片,这个过程是艰辛而枯燥无味的,但袁世平仍然无怨无悔的坚持着。也正是因为有了得来不易的第一线的资料,而让随缘企业研发的产品更加适合于菇农生产的需要,也在众多的食用菌药品同行厂家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