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定价机制改革“破冰”
6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在保护农民利益前提下,推动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和农业补贴政策逐步向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转变。从大豆和棉花入手,分品种推进补贴试点,当产品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补贴农民,保证农民基本收益。
今年,我国正式取消棉花、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启动新疆棉花、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目标价格改革后,农民收益有何变化?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又将对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产生哪些影响?
为何要改革?
临时收储政策使上下游价格关系严重扭曲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先后放开了大豆、棉花市场和价格。然而,2008年以来,国际市场大豆、棉花价格相继出现断崖式暴跌。为保护农民利益,稳定农业生产,我国先后实施大豆、棉花的临时收储政策,由指定企业按国家制定的临时收储价格入市收购。
临时收储政策效果立竿见影,发挥了积极作用。不过,“计划”干扰“市场”的负面效应也逐渐显现。
“临时性政策的常态化导致国内外价格严重倒挂,市场主体不愿意入市收购,最终国家代替商家,变成唯一买家与卖家,收储压力剧增,影响了产业链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国棉花协会副秘书长王建红说。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刘登高也表示,临时收储政策导致国家库存积压与进口激增。“2008年我国大豆实行临时收储第一年,国家托市收储700万吨,缺口全部由进口大豆填补,导致国内大豆无法循环。另一方面,加工企业不愿意亏本高价收购国产大豆,因此主产区80%的企业停产,50%的企业倒闭。”
中国的农产品价格无法独立于国际市场存在。实施目标价格改革,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是大势所趋。
中国价格协会会长王永治指出,国内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带来政府储备顺价销售难度加大、新增仓容不足、产业链上下游价格扭曲等一系列的矛盾。实施目标价格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亮点何在?
“暗补”变“明补”,让农民真正得实惠
在产业链上下游的集体呼吁下,今年国家开展棉花、大豆的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工作人员介绍,本次改革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取消棉花、大豆临时收储政策。政府不干预市场价格,价格由市场决定,生产者按市场价格出售棉花、大豆。二是对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的大豆实行目标价格补贴。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对试点地区生产者给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不发放补贴。三是完善补贴方式,目标价格补贴额与种植面积、产量或销售量挂钩。
“简而言之,过去棉花、大豆的售价由政府统一决定。改革后,棉价、大豆价格都由收购企业说了算。”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主任李国祥说。
据介绍,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改革重在“三变”。
首先,企业按市场价格收购,有利于恢复国内相关产业的市场活力,提高国内农产品的竞争力。
“价格扭曲对整个产业链造成的损害非常大。特别是造成了产业链中下游企业的全面亏损,这种价格扭曲是不可持续的。”李国祥说:“要为全产业链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就必须扭转市场价格扭曲的情况,理顺和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