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设施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胜利闭幕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

    第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利辛)羊肚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胜利闭幕

    第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

    2024年全国两会聚焦食用菌行业声音

    2024年全国两会聚焦食用菌行业声音

    第 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利辛)羊肚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第 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

    2024首届南方珍稀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2024首届南方珍稀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大...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设施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

    康志远:用双孢菇撑起“致富伞”

    发布时间:2014-08-0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在河南西平县环城乡道庄村的温棚里,村党支部书记康志远一边走一边观察草菇的生长情况。“棚里的温度咋样?这一茬草菇啥时候管摘?福建的客商一直催着订货哩。”康志远边走边问身边的技术员。
         就在这时,离温棚不远的办公室里的电话响起来,广东的客户催问什么时候能交货。
         “道庄的双孢菇和草菇名声在外,供不应求,很多客户直接跟我说,有多少要多少。”康志远告诉记者。
         10多年执着种植双孢菇,康志远带着道庄村民走出了一条致富路。租辆大巴带着村民代表实地考察。
         道庄的双孢菇种植历史要追溯到2005年。道庄村位于西平县城旁的洪河北岸,由于人多地少,受技术、资金、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村里曾经兴起的多个产业都没有做大做强,青壮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
         “村里曾经兴起过种菜,但是那时候受技术、资金的限制,村民种的都是大葱等一些大路菜,受市场影响价格波动较大。有一年,我拉着一车大葱到北京卖,到那后才知道大葱掉价了,一斤才赚几分钱。”康志远说。
         从那时起,康志远决定选择其他更有市场前景的行业。2002年,康志远和一个朋友交谈时了解到,南方对双孢菇的需求量很大,很多订单都出口了。康志远动心了,当即到南方考察。经过考察,康志远坚定了种植双孢菇的信心。
         2004年,康志远当选为道庄村党支部书记。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座谈,并咨询科研院校专家意见,村党支部作出了大规模、高起点、产业化发展食用菌的决定。
         “可是,那时的村民别说种双孢菇了,很多人连见都没见过。”康志远说,为了让村民更多地了解双孢菇种植,他做出一个决定:租辆大巴,带上村民代表到双孢菇种植大县实地考察。
         商丘市夏邑县是当时的食用菌种植大县。一辆载着40多名村民代表的大巴浩浩荡荡地来到夏邑。通过交谈,得知夏邑菇农靠种植双孢菇盖起了气派的楼房,道庄的村民代表心动了,说:“干,人家能靠这盖楼,咱也能。”
         种植双孢菇的队伍越来越大
         “第一年,观望的村民很多。”为了开好头,康志远决定,村干部和党员带头干。跑贷款、找技术员、联系客商,2005年,道庄村干部和党员带头建起砖混食用菌棚30多座,单棚年纯利润近万元。
         眼见为实,村民认为种植食用菌能够致富。2006年一年时间,村里的标准化大棚增加近百座,食用菌总产近250万公斤,单棚效益5万~6万元。
         道庄村村民李学军,家徒四壁,生活上走过弯路,找活四处碰壁。看着家中摇摇欲坠的房子,李学军的老婆决定和别人一样:种植双孢菇。
         可是,种植双孢菇需要本钱,康志远得知他家的情况后,带着他跑贷款。菇棚建起来了,没有钱买牛粪,李学军到漯河市三剑客乳业公司免费打工,只为能拉走一车牛粪。
         靠着吃苦耐劳的拼劲,在康志远的带领下,当年,李学军就赚了3万元钱。数着挣来的钱,李学军更加坚定了种植双孢菇的信心。第二年,李学军又建了一座菇棚。
         靠着菇棚,李学军供养两个孩子上学。如今,李学军的大儿子已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二儿子也考上了大学。“不是康书记,俺家也不会有现在的好生活。”李学军夫妇逢人就说。
         提起以前的贫穷生活,道庄村村民刘新建同样记忆犹新:“2006年以前,俺家穷得叮当响。我最害怕两个上学的孩子回家要钱,因为那时我连10元钱都拿不出来。每学期开学,我都要东挪西借去为孩子筹学费。”
         “2006年,我家建起了第一座双孢菇大棚。当年,双孢菇销售形势非常好,每公斤卖到8元钱。”刘新建说,在康志远的指导下,几年后,他家的双孢菇大棚发展到3座。保守估计,3座大棚一年能挣十几万元钱。
         “俺家的菇棚规模在俺村还不算大的。这几年,靠种植双孢菇,俺村富了起来,平均每两户就拥有一辆私家车。”刘新建告诉记者。
         2006年、2007年,道庄村村民种植双孢菇的热情空前高涨。很多村民尝到了甜头,种菇规模逐渐扩大,在外务工的村民逐步返乡,加入种植双孢菇的队伍。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