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菌中贵族 羊肚菌

    常明昌:小蘑菇大推广 孕育出产业链

    发布时间:2014-09-28

      来源:山西文明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常明昌,男,1964年1月生。现为山西农业大学教授、中国食用菌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共山西省委联系高级专家、九三学社省委常委、省食用菌协会会长、省食用菌产业体系首席专家。30年致力于食用菌科技推广,先后被评为“中国科技扶贫十五年杰出贡献者”、“中国小蘑菇新农村行动突出贡献者”;2012年被评为“省十大科技传播标兵”,被授予“省五一劳动奖章”。
        一、潜心研究探索 30年梦想成真
        1985年山西大学毕业后,憧憬着发展食用菌事业的梦想,他来到了山西农业大学,这一干就是30年。
        从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的庭院技术模式,到农业产业化技术模式,再到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模式,时间、空间、科技含量、产量都实现了跨跃式发展。这“三级跃升”,让他感触最深的是:作为农大的教授,要心系农业、农村、农民,要接地气,研究要上水平,服务“三农”要热心,推广成果要恒心。
        当初为了发菌试验,他羞涩地推着小平车,走街串巷收罐头瓶。饿了,就啃一包3毛8分钱的方便面。为了早日出菇,在一块空地上挖了几条地沟,盖上塑料布,这便是最初的菇棚。为能首战告捷,他全天候在又潮、又闷、又热的菇棚中,喷水增湿,像精心照顾刚出生的孩子。当看到一托托洁白、鲜嫩的蘑菇,他心中无比高兴。
        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2002年他自筹资金近千万元创立了省内最大的食用菌研究基地;2012年学校依靠以他为学科带头人的团队和条件,在国内首开食用菌本科教育的先河,事业的发展欣欣向荣。
        二、科技做在田间 论文写在大地
        常明昌得益于山西大学著名教授刘波先生的真传。1992年和刘先生在野外考察的照片,一直挂在他的家里和实验室。这一直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鞭策。
        1999年,安泽县大规模产业发展蘑菇种植。常明昌在安泽服务的两年间,累计工作9个多月,100多次去安泽,行程6万多公里,每天穿梭于大棚之间。赤日炎炎的夏天,穿着背心站在河滩、大棚、树林为农民朋友讲课。为了解决产业化生产消毒问题,他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比较了国内所有设计方案和方法,请教了许多专家,终于探索出了一套连体式双保险灭菌新方法。为了学习大规模生产和管理的经验,他自费到福建、上海等地“取经”。《山西日报》以“昔日柴火变财源”为题作了长篇通讯报道。政府欢迎、农民高兴、学校满意,安泽县政府奖励他一部汽车。
        他先后在全省30多个县区开展科技服务,主持实施了“九(三)临(汾)合作”、“九晋(城)合作”、“九地(方)合作”。在实践中发明了抹泥墙栽培灵芝、香菇、猴头新模式,创立了黄土高原代料栽培香菇新模式;培训农民3万多人次,推广优良品种300多个,社会经济效益约26亿元;荣获省农村技术承包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先后主编全国食用菌本、专科统编教材4部。
        三、小蘑菇大推广 孕育出产业链
        “作为科技工作者,我有责任引进最先进的技术,引领农民转变生产方式,这个头我必须带!”这是2000年常明昌到福建泉州考察食用菌现代化生产车间后作出的又一重大抉择。
        现代技术能精准控制生长要素,摆脱了传统食用菌栽培受气温等自然条件的束缚,全年生产,高产高效。他很心动,但在山西行不行;投资很大,若搞砸了,多年的积累归零。三年反复思忖,他决定拿出自己所有积蓄,建山西第一个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车间。先进技术成功示范,吸引了社会投资。从此山西食用菌产业,从技术到规模,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巨变。2005年至今,他率服务团队先后帮助28家企业建立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其中年产值过亿的有6家。2013年,我省食用菌总产量达到了22.1万吨,比2010年增产一倍多;产值达到了15.25亿元,是2010年的3倍;处全国中上游水平。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