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电脑手机安全卫士深得人心,那是因为它让用户放心,我们要做食用菌行业的360消毒卫士,让食用菌生产的同行不再被食用菌病害折磨得心力憔悴,让大家做的轻松一点”。这是北京欧研生物科技公司项目总监张军的第一句话,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张军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毕业后落户留在了北京。初次见到他给人第一印象就是个地道的山东大汉,憨厚而结实,很随意,很平易近人。一毕业就扎进了消毒领域,2003年的“非典”对于他来说影响深刻,当时北京处于整个非典风暴的中心,整个市场消毒剂非常缺乏,工厂门口天天排着长队等着提货,军队医院的救护车、各种单位车辆门口堵成一片,各种乱,尤其是人民大会堂拿着公函来要求采购二氧化氯消毒剂,那种场景,一辈子都忘记不掉。经历了“非典”后的中国,消毒剂市场有了一次大的飞跃式发展。在张军的眼里,市场的发展有欣喜,也有忧虑,欣喜的是消毒这个环节得到了大家的普遍重视,行业有了大发展的环境;忧虑的是在在消毒行业发展过程中,有不少滥竽充数的厂家粗制滥造,生产的产品质量严重不符合标准,扰乱了整个市场的良性发展。
张军谈到当初进入消毒行业那是缘于当时大学的一次课外讲座活动,当时中国环境科学院生物工程室的主任潘博士到学校演讲,使得他第一次接触到了二氧化氯消毒剂,当时的二氧化氯在国内还是一个新名词,大家对他都很陌生。通过这次的讲座,张军好像看到了一个新的划时代产品在中国的冉冉升起,他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借此机缘,他进入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重点生物实验室从事二氧化氯的研究开发,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和试验,他和同事们率先在国内开发出了批量生产应用的第一代一元化二氧化氯消毒剂产品。
谈到第一款二氧化氯消毒剂的开发,张军眼里有些湿润,回想起那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次的实验,这里面有惊险,亦有喜悦。最惊险的一次出现在2002年产品研发的配方调整阶段,一次试验使得整个实验室浓烟滚滚,整栋大楼走道都是科研人员乱跑,最终在消防队员的帮助下化险为夷。那次安全事件之后,张军深深意识到了安全的重要性,试验方法进行了多种改进,并且在配料上采取了遵循科学与经验相结合的小试摸索,精细操作,这种严谨的工作作风让张军所率领的团队在十余年的生产操作中保持了零事故的安全生产记录,张军内心从心里感谢那次意外事故给他带来的经验和教训。说到这,张军脸上露出了微笑,这是一种相当自信的微笑。
从率先在国内开发第一款一元化二氧化氯消毒产品到现在在工业生产消毒领域做的风生水起的十多年时间里,张军经历了太多的酸甜苦辣。所有的新事物得到大家普遍接受都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也需要有人去推广,张军说自己就是那个推广的人,在刚开始的阶段,他每去一个工厂都需要反复讲好多遍的二氧化氯,先是给生产厂长讲,然后给化验室的技术员讲,最后给工人培训讲,那样的过程很枯燥,但也很快乐,他看到了二氧化氯产品被人一点一点接受,自己的付出终究得到回报。
目前,公司在专注于消毒领域的十余年的过程中先后开发出二氧化氯消毒剂产品20多个,先后取得北京卫生局、国家卫生部、山东省卫生厅的审批,产品多次获得“产品质量十佳品牌”、“北京奥运会游泳场馆消毒指定产品”、“大学生运动会指定产品”等荣誉称号。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食品加工、烟草种植、农业大棚种植、水产养殖、医药生产、自来水消毒等领域,出口12个国家和地区。一直按订单出口销售的食用菌专用消毒剂-熏蒸1号已于今年6月调整销售方向改为国内同步销售,作为公司今年在国内食用菌市场发布的重磅产品熏蒸1号消毒剂,出口三年来赢得了良好的国际信誉和口碑,公司有信心相信熏蒸1号凭借其杀菌高效、绿色环保、使用方便等无可比拟的优点给广大食用菌厂家带来舒心、顺心、放心的使用效果。
食用菌行业是一个相对来讲对消毒剂较为依赖的一个行业,目前整个行业消毒剂种类繁多,名称更是五花八门,常常搞得生产企业云里雾里,人云亦云;由于企业对消毒剂的性能不了解,对杀菌效果心里没底,于是各种消毒药剂乱用一通,最终的后果就是既增加了工厂消毒成本,又增强了病菌的抗药性。张军最后谈到,工厂设施化栽培食用菌的成败关键取决于病虫害的预防与控制,做好病虫害预防与控制的要点只要把握三个环节就可以(即“一冲二洗三熏”,其核心就是控制有害病菌的繁殖生长,给食用菌的栽培提供有利的成长环境)。采用欧研公司研发的熏蒸1号消毒剂,可以为生产企业降低成本,让食用菌绿色起来,让生产者悬着的心放下来,给整个食用菌消毒剂行业带来一股新风,使得行业产品有序有益的良性竞争。
附:
熏蒸1号消毒剂:采用目前国际先进的二氧化氯复合杀菌工艺,绿色环保无残留,并且不需要加热和点火,熏蒸过程没有烟尘,由于是气体杀菌所以没有死角,杀菌彻底,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的AI级消毒产品,符合国际通用的消毒标准,尤其适合出口企业大规模使用。 (文/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