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朱庆寿:菌业耕耘三十余载 终得收获满仓

    发布时间:2015-11-1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十月金秋,南山犹绿,北峰微染,层林胜画,云淡天高,旅雁回归,翩鸿如约。在这烟岚氤氲心旷神怡的江南初秋,《食用菌商务》采访了福建元润塑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庆寿(以下简称朱董),聊起了他三十多年来一直坚守食用菌塑料行业的创业故事。
       《食用菌商务》:朱董您好,公司在食用菌塑料行业经营30多年,伴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一路成长。对于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您最有发言权,能从公司的经营发展角度谈下我国食用菌产业在现代农业中所处的地位?
        朱董:我自八十年代初就从事食用菌栽培袋的专业生产,公司栉风沐雨,一路艰辛前行,发展到今天拥有二百多台的吹塑封切生产设备,二万多吨的产能,全国最大的食用菌栽培袋生产企业,通过了质量环境双认证,荣获行业内的诸多殊荣,这一切完全得益于食用菌产业的大发展。
        食用菌栽培从最初始的银耳、香菇、毛木耳到现在如此众多的品种;从高档送礼食品到如今走进寻常百姓餐桌的养生、绿色、健康食品;从最初南方几个小县城栽培、种植到今天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菌花盛开;从几千人的初始探索到而今二千万人的从业大军;从简陋的小菇棚到现在全自控大规模的工厂化栽培;从几千万元的产值到目前2仟多亿元产值的大产业。没有哪一个产业能够有这样的良性发展,带动了几千万百姓致富,为社会为人类创造了如此丰富美味的绿色、健康、养生食品。我坚信随着新栽培方式和科学技术的引入;更多菌类品种的驯化培育种植成功;大批的资本引进投入提升产业规模,食用菌产业的明天会更好。
        《食用菌商务》:目前,国内很多企业都在寻求多元化经营,而公司30多年来一直都专注于食用菌塑料行业,是什么原因让您坚守这份事业?
        朱董: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公司成立以来,就一直把经营范围放在食用菌栽培袋生产这块阵地。虽然其间有过转行的念头,但是食用菌产业作为现代农业中的富民产业,符合老百姓致富的愿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适应当地政府做大产业规划,因此,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三十多年来,由公司生产的栽培袋系列产品为全国各地菇农带去了致富的希望,使很多菇农节省了成本,提高了功效,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这是我多年坚持所看到的回报。
       《食用菌商务》:伴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菌需物资业的繁荣,随着众多企业加入食用菌塑料领域,使得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是如何保持市场竞争力的?
        朱董:多年来,公司一如既往地创新工艺,改进配方,适应产业发展需要。不断对栽培袋进行技术改进,提升产品“四高”需求(高效率、高强度、高韧性、高温度蒸煮),引导本行业向节能环保绿色发展的方向前行。
        目前,我公司的“四高”栽培袋突破了乙烯袋灭菌110℃的极限,达到120℃的灭菌温度,极大地缩短灭菌时间,提高工效,特别适合工厂化大规模高效率的生产,现在“四高”栽培袋已在工厂化生产中大量使用,深受客户喜欢。
       《食用菌商务》:目前食用菌产业虽发展迅速,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质量安全、市场信息不对称、菇林矛盾等现实问题,您能谈下食用菌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哪些问题阻碍了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朱董:这几年食用菌行业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食用菌栽培种植过程中滥用各种劣质营养素、消杀剂,添加剂。另外,栽培场地周边环境污染严重,用不洁净的受污染的水浇注菌棒,这都使得种出的蘑菇产品质量存在隐患。以往发生的“铁钉香菇”、“水泥拌木耳”、“硫磺银耳”、“白点香菇”等质量安全事件给整个产业都造成了很大损失。
        2.缺乏权威部门行业前期产能和来年产量的预警和提示,以及食用菌产量的预测、价格预测,为行业提供指导性的数据和意见。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使得食用菌行业出现了周期性的价格暴涨暴跌,既浪费了社会资源,又挫伤了菇农种植的积极性。
        3.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东北林区出台限伐林木的政策后,食用菌的原料价格不断攀升,尤其是木腐菌品种香菇、木耳主产区受影响很大,如何平衡绿色中国和发展食用菌产业二者和谐都在考验当地政府的执政智慧。
        4.工厂化生产与传统种植模式二者发展不均。这几年,行业推崇工厂化、规模化发展,使得市场产能出现过剩,价格走低。在南方最典型的有种植海鲜菇和杏鲍菇的工厂化企业,倒闭三分之一,剩三分之二尚在苦撑,这都是行业无序发展所造成的,对于产业长远发展不利。
        5.菌种的退化严重。单株产量萎缩,品质下降,新品种菌类的开发,引进困难等是目前产业亟需面对的严峻问题,菌种的好坏直接影响产量,跟菇农的经济收益挂钩。
    笑渡劫波今犹在,暮雨残阳总关情!我真诚地期望能与行业内的有识有志有愿的同行风雨同舟共同努力,自律行为,关爱呵护这个产业。我相信,食用菌产业的明天会更美好!更辉煌!(文/刘怀瀛)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山东:中国食用菌商务网调研组赴高密考察康成生物公司

    12月7日,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客服部主任于玲应邀来到位于山...

    2013-12-12 09:38:11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