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合浦县闸口镇佛子村,上任一年多的第一书记魏全保有了个新名号:“蘑菇书记”。为了带领村民致富,他向银行贷款40万,在全村范围内推广蘑菇种植。虽然目前种植项目的推广还未被广大村民接受,但是“蘑菇书记”还在“下狠劲”,争取为村民们开拓一条种菇致富的新路子。
“第一书记”贷“巨款”搞种植
来自湖南的魏全保,目前就职于北海市民政局,2014年,他从单位接下了一个任务,来到闸口镇佛子村担任“第一书记”,主要针对乡村清洁、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与扶贫等方面对佛子村进行全面帮扶。
闸口镇佛子村,曾是方圆百里有名的贫困村。村民们靠一亩三分地种植水稻、木薯、花生、玉米维生,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失,村里人均年收入常年在贫困线以下。
这条贫困村,成了魏全保肩膀上无法推卸的重担。
一年多的时间,在政府与单位的支持下,魏全保和其他单位的同事相继完成了村里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今年10月,在全村人的努力下,佛子村摘下了贫困村的帽子,人均年收入达到了4000元/年。但魏全保并不满足,他的心愿是带领全村致富。
一次机缘巧合,魏全保听说了别处蘑菇致富的例子,他一下来了兴致。“佛子村老年人居多,又以种植木薯、花生、玉米为主,这些都可以为蘑菇种植提供肥料。”魏全保在对比了佛子村的种植情况及人群结构后,认为蘑菇是佛子村致富的一个突破口。
今年4月,他前往南宁学习蘑菇种植技术,并以自己的“美丽广西第一书记”借记卡向银行贷款了40万,用以蘑菇种植。
铺开新产业,推广有难题
经过学习考察,魏全保在众多的蘑菇之中选择了茶树菇。“茶树菇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分,口感也不错,还是纯天然无公害食品。而且种植起来不麻烦,可以节省劳动力,对于温度的要求也不高,全年气候偏暖的北海正是种植茶树菇的上乘之地。”
蘑菇喜阴暗,为了保证它们的生长,魏全保在村里造了两座蘑菇大棚,棚子从里到外都被黑色帷布遮挡住。在蘑菇大棚里,记者透过手电筒的光亮,才看到了被垒起来的“蘑菇房”。一个个菌袋整整齐齐摆放高约3米的架子上,不少菌袋里已经冒出了不少蘑菇小伞。
今年9月,在他的大力推动下,近10位农民与他合作,成立了合浦振兴食用菌种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致力于食用菌种植推广。现在,他们共种了10万袋茶树菇菌种,16天可以摘一次,每次产量都能达到400斤以上。两个多月,他们收获了近万斤的茶树菇,按市场收购价10元/公斤计算,已有近5万元的经济收入。
魏全保告诉记者,茶树菇的产量高,市场售价可以达到20元/公斤,种植方面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也不多,村民只需找一个阴暗房子把菌种种下后,每天淋一次水并进行管理即可。“佛子村村民现在基本以种植水稻和豆角为主,农闲之时村民完全可以种植蘑菇提高经济收入。按一袋菌种3.5元成本计算,一袋可培植两年,种植2000袋菌种一个月就可以有近千元的收入,一年下来,收入就在万元以上。”
魏全保认为,种植茶树菇对于老年人居多的佛子村再合适不过,但在推广上,他遇到了难题。
下决心,“蘑菇书记”不怕难
自从魏全保的蘑菇大棚搞起来后,陆陆续续有不少人前来参观,其中不仅包括本村人,还有其他乡镇的人。但因这产业还是初始阶段,众人都持观望态度。
记者在村里时,遇到了一些正在外出的农民,他们告诉记者,都知道去年过来的第一书记最近在研究蘑菇种植,他们也曾心动,但一直不敢加入。“我们知道他在种蘑菇,但是我们不敢加入,怕种了后卖不出去。”一位庞姓村民说道。
在村里,抱着类似想法的人占了绝大多数。而让大家望而却步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2014年,村里也曾有近20户村民尝试种植过蘑菇的另一品种——平菇,但是因为销售问题很难解决,大部分人放弃继续种植菇类的想法。
“我去年种了3000袋平菇菌种,产量可以,但我们每次销售,都必须得把平菇打包好通过客车送往北海,虽然有点钱赚,可很多村民都嫌麻烦,所以大家就放弃了。今年魏书记推广茶树菇,我们也知道是件好事,可以提高村民的收入,但如何销售是个很大的问题,我们打算看看情况再决定。”一位姓吴的村民说道。
魏全保非常清楚目前农民们主要的担心是销售问题,但无奈村里种植茶树菇的产量还达不到与运输公司进行合作的量值。村民们希望可以进行统一收购,但是目前规模太小了,统一收购不大现实,现在只有种的人多了,才可以进行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目前,我们已经有了推广实施计划,但还缺少启动资金支持。”
对于下一步,魏全保计划,只要筹备到资金,他们就可以实行"以植物茎杆换菌种"计划,只要村民们把家中不需要的木薯杆、玉米心、花生壳等可以培育茶树菇的农作物茎杆拿来,即可免费获得菌种和种植技术指导,至于销售问题,他们也会加紧与运输公司协商,解除农民朋友们的担心。
现在,村里许多人把魏全保叫做“蘑菇书记”。虽然大家还在观望他带来的新“路子”,但是“蘑菇书记”要带领大家致富的决心,大家已经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