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2-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立春之后,天气渐暖。甘肃两当县蚂蚱河村的骆立功开始为今年的香菇种植做前期装袋工作,用一只手推着满载菌棒的车子,不时地叮嘱着帮工的几个老乡。
由于多年前的一次车祸,骆立功不幸失去了自己的右臂,文化程度不高的他四处求职碰壁,只能打些零工艰难度日。
随着两当县黄波菌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引进,骆立功在家门口找到了“门路”。当地通过建设工厂化菌包生产流水线和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大力推广“公司+小康互助组+农户”的发展模式,加快食用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辐射带动了更多贫困农民参与产业发展。
免费培训了一年的骆立功进步非常快,当地政府为了鼓励包括他所在内的贫困户进行种植,提供了免费使用钢管大棚,每个菌棒奖补一块钱,精准扶贫贴息贷款等多项优惠政策。
早晨六点起来照看大棚里的香菇,每个菌棒在生长的过程中还要不停地翻个,平均大约要翻50多次,3万个菌棒都经过骆立功的左手。遇到采摘最繁忙的七八月份,由于天气热,香菇一天可以生长两茬,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他就雇老乡帮忙,但这样还是得忙到半夜,甚至一天不能休息。
仅半年时间,种植的三万袋香菇就获利近2万元,这让47岁的骆立功有了奔小康的新目标。“种植香菇不辛苦,销路还有保障,以前不敢想的,现在也有信心了。”眼下,新一批香菇也将重新开始在大棚里生长,刚度过一个满意春节的骆立功,计划今年再加把劲,与外出打工的儿子再比一比谁赚得多。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