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齐彩梦)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风起云涌的今天,内蒙古扎兰屯市以宽松政策营造环境,以市场需求对接项目,引来一大批农民工、大学生返乡创业。达斡尔民族乡诺彦拖布村村民王哲就是抓住了这个机遇,实现了他多年以来栽培黑木耳的夙愿。
王哲今年45岁,早在20多年前就看好了黑木耳栽培产业,他先后到呼伦贝尔市、吉林等地专门拜师学艺,经过一年的潜心学习掌握了黑木耳栽培全套技术,他怀揣着“真经”返乡创业。但是,由于“单兵作战”,加之黑木耳栽培社会氛围不浓,本以为可以发家致富的“黑金子”让他伤了心。无奈之下,他离开家乡只身一人来到齐齐哈尔、哈尔滨等地成为一名打工仔。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随着扎兰屯市黑木耳产业经济框架的形成,黑木耳栽培在这里如雨后春笋蓬勃展开。“我的技术和政府主导产业合拍,政府还给予资金、政策支持。感觉创业的春天来了!”2013年,王哲被请回家乡,成为某黑木耳菌厂的技术员。2015年,王哲先后投资30余万元,建成了自己的菌厂和黑木耳栽培大棚。再次“涉水”鲤鱼跃龙门,他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收获了创业的“黑金子”。
大家携手奔小康,日子定会越过越好。王哲成功后不忘在贫困线挣扎的乡亲,2016年他带领7户贫困农民注册了达斡尔民族乡诺彦拖布村王哲黑木耳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注册了“吉雅库”商标,积极申请网络销售平台,最终实现线上线下、实体虚拟现代化营销模式。
问到黑木耳栽培利润,王哲算了一笔账:“我的一个标准大棚占地300平方米,种植玉米能产250公斤,收入200多元。而栽培黑木耳,采取吊袋栽培,能挂3万袋,获利6万元左右,可以说是‘寸土’生金。”
“加入了合作社,我们不但能学到黑木耳栽培技术,出工出劳还能赚到几千元零花钱。王哲为人实在,有技术,懂经营,这样的人我们愿意跟着干!”合作社社员陶会玲说。
今年,王哲从吉林某食用菌研究所引进黑木耳菌种,栽培春木耳5万袋,秋季将栽培5万袋,年收入10万元左右。他带领合作社全体社员正在踏上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