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齐彩梦)近年来,富宁县木央镇以全面推进脱贫攻坚为契机,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把推动产业发展作为实现贫困户致富增收的首要任务,通过采取外出考察、引进投资和试验种植等多种方式,最终将食用菌产业发展定位为产业脱贫一批的重要抓手,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立足镇情 科学规划谋新篇
木央镇地处中越边境,国境线长17公里,下辖18个行政村396个村小组,总人口11479户5.6万人,多年来受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和群众观念落后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贫困现象十分突出,2015年有3个深度贫困行政村2029户贫困户8148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要在2017年率先实现整镇脱贫出列,就务必在群众增收上狠下功夫,该镇围绕镇情,充分利用镇内现有土地、气候资源及其水资源,“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产业联在实体上、把实体联在农户上,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致富带头人的先锋模范作用,运用“党员大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率先规划种植以姬松茸、香菇、黑木耳等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并先后成立了永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明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好伙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国昌景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等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组织,推动食用菌产业区域联动、示范带动、综合发展,打造出了木央镇食用菌产业新篇章。
支部引领 干部带头做示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在全镇推广食用菌产业,增加群众收入,难点在于让群众见到实效,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为此木央镇坚持走“党员大户+合作社+基地”的发展模式,以木杠、睦伦、中寨三个村委会为试点,从2013年开展试点香菇大棚种植以来,以村委会干部为代表进行试种,取得成功后在全村进行推广种植,在中寨村委会示范种植香菇29个大棚30余亩,每个棚内可堆放菌棒1.5—2万棒,年产鲜菇200余吨,产品主要销往富宁、长沙、南宁等地,吸纳莫么及周边村寨30—50余人长期在香菇基地就业,年均实现经济收入250万元以上。2015年,又引进福建人胡发凯和富宁本地人郑刚,分别在木杠、睦伦发展姬松茸(也称巴西菇)种植,2016年投产至今,36个姬松茸棚产鲜菇140吨,产值200余万元,菇农收入近120万元;26个香菇棚产出香菇90余吨,实现销售收入120多万元;2016年,由睦伦村委会村支书刘昌林、监督委员会主任田景武、文书王炳兰、大学生村官冯玉明4人合伙种植,并与进驻商户签订合同,由进驻商户提供技术指导和菌棒,以60元一公斤(干品)的价格收购,种植面积6亩,产出黑木耳鲜菇15000斤,产值12余万元。2017年规划种植食用菌805亩(棚),共涉及到159户种植户,其中有74户精准扶贫户,85户非建档立卡贫困户,18户种植大户,26户党员户。目前,已建好110个姬松茸棚,已全部完成上料播种,完成450亩360万棒黑木耳签订合同面积,57个香菇棚已建好,可放置45.6万棒菌棒。
创新模式 优化发展增效益
该镇在积极探索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结合实际,进一步理清了全镇食用菌产业总体发展思路(“八金”模式)。即公司运作有“保金”。由公司缴纳4000元/棚产业发展保证金,垫支食用菌产业发展所需物资、提供技术指导和签订保底回收价格,出菇后公司从回收价中扣除垫支部分,出现亏本从保证金中扣除群众损失,最大限度降低产业发展风险;二是土地流转有“租金”。充分利用农村撂荒土地资源,按照500元/亩的市场价格统一流转适宜食用菌发展的土地,完善三通一平,公司及菇农直接进驻发展,增加贫困群众土地租金收益;三是金融扶持有“基金”。积极协调金融部门支持食用菌产业发展资金,通过整合400万产业发展资金,贷款贴息200户菇农的方式,破解合作社、大户和贫困群众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四是基地就业有“薪金”。积极引导缺资金但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户到食用菌产业基地就业,专门设定贫困户就业岗位,加大管理技术培训,稳定月工资在 2000—2500元,使贫困群众有稳定的薪酬收入;五是返包管理有“酬金”。让有资金但缺劳动力的贫困户将建好的菇棚承包给公司管理,或是让有劳动力但无资金的贫困户从公司承包菇棚管理,按照比例支付酬金,从而在管理上获得收益;六是超产分成有“奖金”。政府与企业设立专门高产奖励资金,激励贫困群众精细化管理,鲜菇的质量和产量超过规定标准后,分别给予个人或集体现金及政策奖励,从而提高生产效益;七是生态修复有“偿金”。设立生态修复补偿金,禁止砍伐林木用于发展食用菌,鼓励群众充分利用秸秆、稻草、牛粪等农村闲置资源,并将废弃料用于种植生姜、草莓、牧草等发展循环经济的,给予生态修复补偿金奖励;八是订单销售有“售金”。以产品质量为本,发展食用菌绿色无公害产品,得到广西、广东、福建、湖南等多地客商的青睐,实行订单销售,供不应求,价格走俏。2016年来,全镇食用菌订单销售收入达450余万元,实现了群众、企业“双营”,取得了良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资金扶持 创新推动求突破
产业发展了,如何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这是深思的一大问题,木央镇因地制宜创新党建扶贫“双推进”方式,走“党支部+合作社+建档立卡户”发展模式,形成党的建设和扶贫开发的强大工作合力,全面破解贫困群众增收致富难题。通过争取到位400万元沪滇帮扶产业扶贫资金,以无息贷款借支的方式,借支350万元资金支持木杠好伙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专项用于盘活和发展壮大以肉牛养殖、巴西菇种植等为主的种植、养殖业;50万元资金支持富宁永业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专项用于巴西菇种植为主的种植业;木杠好伙伴合作社以每年不低于6万元的集体经济分配到木杠、上寨村党总支,富宁永业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每年不低于5000元的集体经济分配到睦伦村党总支,每年3个村的建档立卡户人员在合作社务工人数不低于总务工人口的三分之二,建档立卡户获取的效益必须在本金的8%以上。此外,2个合作社每年共计拿出不低于32.5万元资金作为3个村委会建档立卡户红色分红股份,因病、因残、丧失劳动力及特殊家庭人群占分配红色股份的50%,有劳力、直接参与在合作社务工的占30%股份,有劳力,不参与合作社经营和务工的占20%,分红资金分半年发放一次。2016年发放产业半年分红资金14万元,涉及上寨、木杠2个村委会313户建档立卡户,最多户可领到900元,最少户可领到325元。截至目前,2个合作社搭建巴西菇棚62个,目前已全部上料播种完毕,每个大棚预计可为群众带来2.5万元的收入。
木央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继续走“党支部+合作社+建档立卡户”发展模式,积极探讨发展之路,扩大种植范围、增加种植品种,将打造一条以姬松茸、黑木耳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逐步将食用菌产业建设成为木央镇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效益相统一,生产、生活、生态和示范四个功能为一体的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