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明旭影)在山东青岛胶州市铺集镇,有一个远近闻名的“菇王”,他就是青岛益菇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军。他不仅木器厂干得风生水起,还利用木器厂下脚料培育黑木耳,栽种了青岛地区第一批仿野生
赤松茸,成立了合作社,带领几百户农民脱贫致富。
今年53岁的刘军,2008年自蓬莱返乡创业,成立了青岛宝泓家具有限公司,随着木器厂稳步发展,产量逐渐增大,大量木屑和下脚料占用了公司不少空间,也造成不少困扰。经人推荐并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刘军决定用下脚料做食用菌,2013年他聘请了青岛农业大学的食用菌专业教授,利用本厂木材下脚料做香菇、木耳等食用菌出菇试验,获得成功。
为了掌握更多的食用菌专业知识,他先后参加了青岛市农业局、山东省食用菌协会组织的各项培训,到省农科院、泰安农科院等科研院所拜访,听取专家意见,参观学习省内及河南、黑龙江、吉林等地各种规模食用菌生产同行的经验,经过反复实验,总结出一套“小孔单片黑木耳生产技术规程”。随着食用菌技术的提升,他们生产的黑木耳产品质量也越来越高,规模也越来越大。2013年底,专门成立“青岛
益菇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开始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推广种植食用菌。2014年时,食用菌基地已初见成效,陆续生产出香菇、木耳产品,并注册“益菇园”商标。
这位被当地老百姓成为“菇王”的能人,并没有到此止步。2016年,刘军新了解到一种叫大球盖菇的菌类,这种菌俗称赤松茸,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口感极好,具有“素中之荤”称号。他想要做青岛地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为此到各地造访,向专家请教学习,摸索着进行试种。当年底,传来喜讯——青岛第一批仿
野生赤松茸栽培成功,刘军说种大球盖菇其实很简单,铺上麦秸,种上菌种就可以了,对湿度要求也不高,20天喷一次水,大约50到60天就能收获。
而且林下种植大球盖菇,可谓一举多得。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有效的利用林间的闲地,还能有效的减少杂草滋生,避免杂草跟树挣养分,出菇后剩余的菌渣是极好的有机肥,可以为树林补充养分,喷灌大球盖菇的同时也浇了树,可以很好的环节当地的缺水问题。同时,生长在林地这种自然环境的大球盖生长期长、品质好、附加值高。他致富不忘身边人,“自己一人做,是事业;大家一起干,是产业。”如今,在合作社内,有几百户农民跟着他一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