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改临:漳州食用菌产业50年栽培历史的见证者和推动人之一
发布时间:2017-08-1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记者 谈梦娇)福建省漳州市食用菌产业有半个世纪的栽培历史。蘑菇产量、加工量、出口量连年保持全国前列,素有“世界食用菌罐头之都”。在50年的栽培历史当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广为人知,他是九湖食用菌研究所所长涂改临。
年近古稀的涂老,从事食用菌栽培已经44年,是漳州食用菌产业当之无愧的见证者和推动人之一。如今,他依然孜孜不倦地在栽培技术的一线辛勤工作,探索食用菌工厂化道路。只要一有时间,他就钻到研究所的实验室。
他所一手创办的这个民营研究所,是漳州食用菌历史最悠久的“栽培技术营”,堪称食用菌产业技术革新的一颗“小心脏”。涂改临44年的“传技布道”,不但造福了当地百姓,也为我国“南菇北移”做出了杰出贡献,哪里有蘑菇生产,哪里就有漳州技术员的身影,饮誉食用菌界。
食用菌界的“涂老大”
1966年,涂改临初中毕业后,上山下乡到九湖镇新塘村插队。1973年,生产队开始种蘑菇,他开始接触蘑菇。这是他一生与蘑菇结缘的开始。在生产队,由他负责的蘑菇种得特别好,慢慢传开了。
1979年,龙海县供销社招收他当技术员,指导整个龙海县的蘑菇生产。那时,蘑菇种植采取的是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产品。这个时期,漳州的蘑菇产业才刚刚开始起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漳州的蘑菇种植范围慢慢扩大。改革开放以后的1983年,涂改临先是创办了龙海县九湖食用菌厂,继而在1987年成立食用菌研究所,开发食用菌的新品种进行推广。没想到,这个研究所一开就是30年,成为推动漳州食用菌产业技术革新的“小心脏”。
涂改临将自己的职业生涯划分成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是从1983年到1993年,这十年是帮助农民致富的十年。涂改临最早开始推广的是毛木耳,从实验室种植出来,一开始一个农户的种植量只有5000多袋,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量栽培。不过,就是这样的开始,造就了漳州毛木耳从无到有,并最终成为全国最大的毛木耳生产基地。
随着食用菌种植技术的成熟,1993年至2003年,涂改临不断推出新的食用菌品种,致力于帮助农民进入规模化的栽培,从过去几千袋的小量种植,逐步提高到几十万袋的种植规模。
2003年以后,漳州进入杏鲍菇工厂化时代,杏鲍菇的产量逐年增加,到2010年杏鲍菇工厂达到80多家,杏鲍菇日产量300多吨,累计投资超过6亿元。漳州成为杏鲍菇的主要生产基地。涂改临是杏鲍菇工厂化的主要推动者。
力推“蘑菇工厂化”
“从60年代至今,漳州蘑菇的种植已经有50年的历史。传统模式堆垛粪便横流,造成地下水污染,环境一定要整治。蘑菇的发展,为漳州创造了很好的效益,一定要升级。”
从2011年起,涂改临开始推行蘑菇工厂化,他先后学习考察了欧美及国内的工厂化生产企业,经过研讨论证,提出建设蘑菇工厂化示范点“漳州模式”的发展计划。
2015年,漳州台商区出台扶持蘑菇发展政策,并责成区内龙头企业、合作社率先进行工厂化示范。未来3-5年,蘑菇产业将成为台商区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逐步实现一村一厂、一户一车间的家庭蘑菇工厂格局。这是涂改临花费了5年时间推行蘑菇工厂化的初步成果。
所谓的蘑菇工厂化,指的是“政府牵头、龙头企业承建,合作社示范、种植户购买服务”的发展模式,通过投建蘑菇三次发酵料生产基地,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生产优质标准的蘑菇三次发酵料,以龙头带动农户,引导农民实现真正意义的工厂化生产,由一年1茬栽培变为一年6~8茬栽培,彻底改变50年的传统生产模式,向工业化模式转变。
从事食用菌研究40多年来,涂改临最切身的体会是:”食用菌的推广是很快的,只要做出样板就行了。” 2004年,他建了7个杏鲍菇示范菇房,如今发展出80多个杏鲍菇工厂化的企业。他相信,以台商区为试点,蘑菇的工厂化将很快在全市推广开来,他预计这一轮的产业升级大概还需要5年的时间。
半机械化、工厂化、墙体式、温控、周年性栽培袖珍菇、金针菇、杏鲍菇等珍稀食用菌,代表着未来农业工业化发展趋势。漳州现有嘉田、成发、天珍菇业等85家食用菌企业进入工业化生产,成为全国食用菌生产工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南菇北移”大本营
在漳州蘑菇种植规模的崛起的同时,作为食用菌大本营的栽培技术,也逐渐走向了全国各地,哪里有蘑菇栽培,哪里就有漳州的技术员。由此,涂改临堪称全国性蘑菇栽培技术的“鼻祖”,他的研究所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内,持续为整个产业输送栽培技术。
1984年,他创办的《食用菌信息》报,至今已出版300多期,印数达到100多万份,免费分发全国各地菇农。1979年首创简易蘑菇培养料二次发酵方法,在福建省闽南漳州地区迅速推广,现在已推广到全国各地。
1984年以来,他为漳州地区研究、开发了十几个食用菌新品种,使漳州市成为全国最大的蘑菇和白背木耳生产基地,并推动漳州市食用菌向规模化、工厂化方向发展。
2003年4月,涂改临荣获“福建省劳动模范”称号,2005年11月被评为全国食用菌先进生产者,2006年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2006年度全国食用菌行业新闻人物。
“我的研究所就像一个技术营,新的来培训,老的技术员出去指导栽培。”让涂老颇为自豪的是,漳州是全国范围内“南菇北移”的大本营,从他研究所走出去的技术员,服务于全国各地的蘑菇生产。
经过44年的摸爬滚打,涂改临一生为之奉献的蘑菇事业,如今还有两个未完的心愿:希望到2020年完成漳州食用菌的产业升级,把整个蘑菇工厂化的产业链做得更加完整;其次,配合政府做一个蘑菇主题公园,向全世界推广漳州的蘑菇种植历史,打造漳州50年的蘑菇名片。涂老说做完这两件事,他就差不多可以退休了。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