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钱”的宝贝带着村民脱贫
眼下,均口镇共有35户农户加入了兴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其中有5户是建党立卡贫困户。
为了带动更多农户增收,扩大产业发展,合作社创新发展模式,以“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行经营:把合作社的菌棒出租给村民,对于缺乏启动资金的贫困户,合作社还可以先将菌棒借给贫困户,等出菇后再抵消菌棒的成本,为贫困户解决启动资金的难题。
“为保证村民能够养得出、养得好,在管理菌棒的过程中,我们会免费提供技术指导,真正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邱小华说,正常情况下,除去开支,承包一亩菌棒能有9000元左右的纯收入。
在食用菌基地里,记者看到忙着采摘香菇的周友来。“这些都是会‘生钱’的宝贝,今年,能给家里带来两万多元的收入。”看着架子上长势喜人的香菇,周友来很开心。
周友来一家确定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均口镇专门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扶贫计划表”。
目前,他家的增收项目有三项:一是种植食用菌。他在兴农食用菌基地种植香菇,眼下进入收获期,5100袋香菇已卖了1万多元。二是种莲,可收入1万多元。三是利用空余时间就近打零工,一年下来可增加5000多元。三项一加,一年纯收入可达2万多元。
除了像周友来这样承包菌棒进行增收之外,其他的贫困户长期在基地里务工。“一小时10元,按劳取酬。”邱小华说,平均每人每个月的工资在2000元左右。
“在家门口务工,不仅能照顾家庭,每天还有80元收入,一个月工资2000多元,这对我来说再好不过了。”贫困户黄凤莲笑着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食用菌的种植规模,带动发展更多的农户加入到合作社,争取把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好、做强,带动整个镇的村民脱贫致富,为均口镇的老百姓脱贫奔小康尽一份力。”邱小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