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利是山西大同新荣区人,大学毕业后,看到食用菌菌棒的市场前景的他,毅然放弃国企稳定工作,回乡创业。
新荣区干旱少雨,无霜期短,从来没有种植黑木耳的历史。但是这个学会计的小伙子认为这里日照好、风大、地凉、无污染,非常适宜发展食用菌产业,并在2011年试种就大获成功。菌片肥厚,品质上乘,一公斤干黑木耳可泡发16公斤左右,而市面上的一般黑木耳只能泡发12公斤左右。
杜海利在2012年远赴东北、近住太谷,学习技术,并成立科蕾农业合作社。2013年建起自己的食用菌菌棒车间,他向乡亲们推广种植技术。2016年2月,投资450万元建设了年产1500万包食用菌菌包基地。
他成立的聚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带动周边5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为了争取实验成功,他瞄准国际国内先进实用科学技术,大胆进行科技创新,先后做试验50余项。每一个实验环节他都亲自动手操作,认真观察、记录。黑木耳的液体制种环节经常是在晚上接种,为确保成功率,他经常一个星期都睡不上一个囫囵觉。
研制成功黑木耳菌棒之后,他还利用柠条枝、秸秆等农业废料作为培养基,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很多百姓们不敢接受新事物,推广起来也特别困难,后来在政府支持下取得了培训资格后,杜海利开始一边培训,一边推广。
他深入农村生产一线,每个环节都要挨家挨户的示范、指导,节假日不休息,风雨不误,经常是浑身锯沫、满身尘土,口干舌燥,腰酸腿疼,脚都起了泡。杜海利走遍了新荣全区7个乡镇140多个行政村,培训农民5000多人次,入户进棚实地指导600余次,引进食用菌新品种10余个,建起示范园1处,厂区1处。
功夫不负有心人,杜海利深得周边农民的认可,大家亲切地称他为“木耳王子”。
有记者在聚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随机采访到几位农民,他们对着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种我们‘木耳王子’这个黑木耳呀,可比种玉米合算多了!而且也不难,都是露天种呢。”“一亩地种8000到10000个黑木耳菌棒,每个成本按2元,收获后至少可以卖4元,一亩地最少可以净赚两万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