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我们在科技创新、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的探索中从未止步。我们没有用到过龙泉一根木头,却在绿水青山间捧出了‘金饭碗’”。日前,从事食用菌产业31年的“金针菇王”———叶圣益,跟记者谈论起公司和当地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历程,感慨万千。
叶圣益是浙江双益菇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他的公司年生产新鲜金针菇4000多吨,在G20杭州峰会期间成为专供食材,提升了我市乃至整个丽水地区的食用菌品牌,带领菇农们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食用菌产业是龙泉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产量及产值持续位居全省第一。早在1986年,龙泉市袋料栽培香菇项目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1987年,39岁的叶圣益,从分管乡镇企业的原八都区副区长岗位上辞职下海,成为当时第一批下海经商的官员。
叶圣益回到老家竹垟畲族乡,联合6户农民筹办起龙庆景最大的袋料香菇厂,边实践边探索袋料香菇栽培和烘菇技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开始了他充满挑战的农业产业化之路。当年,香菇厂就取得了5万元的经济效益,打响了袋料香菇生产第一炮。
叶圣益利用自身积累的机械 知识结合香菇脱水实际,潜心研究和反复试验,终于在1990年成功地研制出第一代6JH节能型香菇烘干机。此后,他又潜心食用菌工厂化、自动化生产机械的研究。由于这种技术当时在国内还是首创,很多技术都得靠自己解决,其中还牵涉到食用菌、机械、电子、制冷、建筑学5个专业,在旁人看那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但叶圣益不服输,在三年多的时间里,硬是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研发出了食用菌工厂所需的拌料、送料、装瓶、灭菌、搔菌、挖瓶、控温、调湿、制冷等11种设备。工厂化生产的原料全部采用玉米芯、棉籽壳、茅草等,实行“无木化”栽培,仅一条生产1000吨金针菇的食用菌生产线,每年就可节省3000多立方米木材。产品每年经农业部检测,17项农残指标全部合格,即农残检测为“零”,连检测人员也为之叫绝。
如今,70岁的叶圣益逐步将公司的生产经营交给女儿叶松梅打理,但在科技创新研发和宏观管理上还是亲历亲为。从去年开始,又开始不惜代价探索灵芝工厂化栽培技术。
“现在,我更加深刻认识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理念的深远含义。”叶圣益深有感触地说,现在企业生产的金针菇质量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这是好水、好空气、好生态才能缔造出的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