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就是好香菇。伞还没打开,孢子全在里面,能卖个好价钱。”在阜平县台峪乡平房村,席崇娜拿起一颗刚刚采下的香菇,如数家珍地讲地起香菇的学问。
正午时分,太阳晒得人汗流浃背。走进香菇大棚,顿时感觉一阵凉爽。和一般的蔬菜大棚不同,香菇大棚需要保持一定湿度,这样才能有利于香菇生长。整齐排列的菌棒上,一簇簇香菇十分诱人。“别看现在个头小,到晚上就得摘了。”席崇娜说,香菇生长速度很快,一旦香菇开了伞,就卖不出价了。
平房村位于太行深处,是保定市扶贫办定点帮扶的深度贫困村。每次来到平房村,席崇娜都直奔这里的大棚,查看香菇的长势。挂职两年多来,她已经成了这里的“荣誉村民”。
在大家眼里,席崇娜干脆利落,办事从不拖泥带水。久而久之,得了个“女汉子”的名号。对于这个称呼,她爽快接受,“扶贫工作没有性别之分”。
在北京对口帮扶的“张承保”三市中,席崇娜是惟一一个在市级扶贫办挂职副主任的女性。她还记得,在北京挂职干部集中培训时,她也是惟一的“女将”。来到保定之后,她发现,扶贫工作比她想象的还要艰巨。
在保定,席崇娜没有周末,经常是过了饭点儿才能吃上饭。一开始,这样的工作节奏她很不适应。为了节省时间,她在办公室里准备了一堆缸炉烧饼。“这是曲阳的特产,可以当饼干吃。”
席崇娜分管京保扶贫协作,工作涉及8个受援县。整个2018年,她几乎天天都在外面跑。
她和北京的家人,更多的只能是电话交流。席崇娜的女儿今年12岁,经常说着说着就在电话里哭起来。席崇娜就给女儿讲香菇大棚的故事。
2014年,平房村的贫困发生率高达71.8%,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村民们通过集资、贷款建起了44座香菇大棚。由于技术原因,这些大棚连年亏损,以至于村里人都不敢承包了,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香菇大棚是村民们脱贫的希望,妈妈得帮村民们建起来。”她对女儿说。
2019年,北京金融街集团出资248万元,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出资30万元,对香菇大棚进行了升级改造;当地的扶贫龙头企业提供菌棒和技术培训,并负责香菇的收购。如今,平房村的香菇大棚已经发展到47个,生产规模由30万棒增至60万棒,一年四季都可以产菇了。村民的收入也由此翻番。去年,贫困户赵立伟承包了2个大棚,纯收入就达到了4万多元。香菇从负担变成了希望,平房村也于2019年脱贫出列。
去年冬天,席崇娜带着女儿来到了平房村,去看香菇大棚。“扶贫是伟大的事业,这就是妈妈的工作。”她对女儿说。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王琪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