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雪榕生物杨勇萍:从“菜头”到“菇爷”

    发布时间:2020-07-1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在业内,杨勇萍被戏称为“菇爷”,原因在于,他掌舵的雪榕生物,是国内乃至全球范围内位居龙头的食用菌生产厂商。
      发展至今,雪榕生物一天可以生产食用菌千余吨,其中产量最大的是金针菇。“国内市场平均每四份金针菇,就有一份来自雪榕生物。”杨勇萍对此颇为自豪。
      不但产量大,在生产的品类、区域布局上,雪榕生物在国内也是数一数二。据杨勇萍介绍,目前公司已经实现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七大基地的布局,共有17个工厂,产品销售涵盖10亿消费人群。
      辞职“下海”卖蔬菜
      杨勇萍创业的经历,充满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息。
      上世纪80年代,杨勇萍与大多数人一样,毕业之后回到家乡福建,选择进入单位端起了“铁饭碗”。彼时,改革开放的东风,已势不可挡地吹遍了大江南北。有那么一个瞬间,杨勇萍突然觉得,这一辈子他已经看到头了。“那种日子,一年就能看完以后的30年。”如今回想起来,杨勇萍依旧感慨。
      杨勇萍内心那一点不安分的火苗被点燃了,突然想改变一下自己的人生。“以后的生活已经看得很清楚了,我想换一种人生。”1992年,杨勇萍辞去公职,正式下海经商。
      上世纪90年代初,对日本出口蔬菜农产品利润颇丰。据杨勇萍回忆,当时中国的鲜菇卖到日本价格非常高,由此他将辞职后的第一份工作锁定在农业领域。
      从一开始做蔬菜出口贸易,到后来开始经营蔬菜基地,杨勇萍的起步不错。到了2000年,杨勇萍每周出口到日本的蔬菜有两三百个货柜,年营业额做到了3000万美元。“我们是当时对日本出口蔬菜最大的出口商。”杨勇萍说,那时候大家都称他为“菜头”。
      然而,危机紧随而来。长期以来,耕地贫乏的日本就有保护本国农业的传统。针对中国对日本出口的蔬菜越来越多,2001年,日本政府组织了一场谈判会,包括杨勇萍在内的多家中国出口商齐齐坐在了谈判桌前。“当时我就感觉,这个路不能再走了。”杨勇萍回忆说,“因为日本肯定要采取贸易保护措施。”
      经营的不确定性陡然增大。自2002年开始,日本增加了对进口蔬菜的检测项目。有一次,杨勇萍准备出口的西兰花在检测中出了麻烦。“当时日方说初检有问题,要复检。”收到这一消息,杨勇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那些都是新鲜的蔬菜,根本放不了多久,一旦复检过不了,价值几千万元的菜就完了。”
      虽然最终杨勇萍与公司有惊无险地完成了出口,但这也让他下定决心要转型,“蔬菜种植本就受到气候等诸多因素影响,再加上国外的限制,这样的经营风险实在太大了。”
      从靠天吃饭到自主可控
      在寻求转型的过程中,杨勇萍预感到,工厂化生产一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当时,杨勇萍找到一家日本公司,一起合作研究工厂化食用菌种植。“当时的项目完全是为了国内市场,因为经营风险没有做出口生意大。”杨勇萍说。更重要的是,工厂化食用菌种植可以摆脱此前“靠天吃饭”的依赖。“工厂化食用菌种植,不受外界的气候、污染的影响,它完全是封闭的,就是仿造自然的条件。”杨勇萍说。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如今杨勇萍对于自己的食用菌培育工厂颇为自信:“我们就是模拟森林氧吧的环境,并且对空气的洁净程度要求非常高。”
      对于自己能够掌控的环节,杨勇萍的态度是锱铢必较。
      据他介绍,进入培育车间需要穿防护服,通过三次喷淋,包括杀菌等措施,达到百万级的无尘车间标准。正是有了这种态度,如今雪榕生物在食用菌培育上实现了转化率从100%到160%的飞跃。在专业指标上,污染率也从原来的百分之三下降到了如今的万分之一,处于全行业领先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经过十几年的积累,雪榕生物如今已经拥有60多项专利,涵盖了种菇的每个环节。杨勇萍自豪地将公司称为行业内的“黄埔军校”。
      要品质更要品牌
      做了几十年的生意,杨勇萍愈发意识到品牌的价值。 “我们很长时间都是在做To B,给各类大餐饮企业批发蘑菇,但是没人知道那是我们生产的。”杨勇萍说。
      一季报显示,2020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1亿元,同比增长1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24.66%。
      疫情下餐饮行业遭遇重创,但前端供应的雪榕生物业绩不降反升,关键就在于公司早已开始向To C转移,这一转变最显著的表现就是推出了小包装产品。“以前供应餐饮店的都是大包装,也不在乎印什么品牌,但改成小包装供应商超后,这些就需要重视起来。”据杨勇萍介绍,2019年开始公司就把品牌建设作为集团层面的首要战略。
      经过一年时间的发展,公司小包装产品占有率已从10%提升到了40%。“一般来说,3月份是淡季,但今年2、3月份销售反而明显增长,就是得益于小包装,许多消费者去不了餐厅,就会选择去商超购买我们的小包装产品。”
      树立品牌,做好向To C的转型,核心在于向大众消费市场的推广渗透。对此,杨勇萍早有自己的规划,今年他提出了“三个渗透”——多品种、多渠道、多县市,从三四线城市切入,做到渠道深耕、渠道直销、深度直销、深度深耕,从而建立起自己的渠道优势。
      “随着渠道力跟品牌力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把我们的产品力延伸,借此打造强大的防护墙。”杨勇萍相信,按此路径,未来公司将逐步拿到这一市场的定价权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深耕多年的食用菌领域,杨勇萍还开启了对“人造肉”领域的探索。“我们知道植物蛋白里最好的蛋白是菇蛋白。”据杨勇萍透露,目前公司已与威士达达成相关战略合作,“这个团队都是一批年轻的海归,在人造肉领域研究经验是丰富的,但是他们缺乏工厂化的经验。”在杨勇萍看来,雪榕生物在工厂化方面有着二三十年的经验,将弥补对方的短板,从而实现这项合作的优势互补。
    (作者:乔翔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佳皓蔬菜种植园:引进食用菌智能大棚,每棚放置菌棒2万棒

    佳皓蔬菜种植园:引进食用菌智能大棚,每棚放置菌棒2万棒

    佳皓建造的智能食用菌大棚层架式越夏食用菌生产模式,是...

    2025-08-07 08:58:33

    弘亚食用菌:帮助县内农户建设食用菌大棚600座

    弘亚食用菌:帮助县内农户建设食用菌大棚600座

    河南宝丰弘亚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曼永峰首创的“三...

    2025-08-06 09:03:11

    精创食用菌公司:菌棒年产能达600万棒

    精创食用菌公司:菌棒年产能达600万棒

    浙江庆元县精创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引进数字化和物联网技...

    2025-08-01 11:11:00

    宁升绿康:年产食用菌18000余吨

    宁升绿康:年产食用菌18000余吨

    成都市宁升绿康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1月,是集科研...

    2025-07-31 10:58:16

    曙光食用菌产业园:智能化大棚提高菌菇种植质量

    曙光食用菌产业园:智能化大棚提高菌菇种植质量

    内蒙古突泉县曙光食用菌产业园建于2024年,占地面积145.7...

    2025-07-30 11:04:37

    甘肃临潭县食用菌科技产业园:年产菌种及营养袋1200万袋

    甘肃临潭县食用菌科技产业园:年产菌种及营养袋1200万袋

    甘肃临潭县食用菌科技产业园是临潭县2023年招商引资项目...

    2025-07-26 09:10:39

    聚旺食用菌基地:年产木耳3万余斤

    聚旺食用菌基地:年产木耳3万余斤

    目前,黑龙江省宝清县龙头镇柳毛河村聚旺食用菌基地规模...

    2025-07-23 14:21:06

    天华生物:智能化生产,年产食用菌5000万瓶

    天华生物:智能化生产,年产食用菌5000万瓶

    江西天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紧跟数字时代步伐,运用自动化...

    2025-07-18 17:04:53

    许东村食用菌产业基地:食用菌年产量约120吨

    许东村食用菌产业基地:食用菌年产量约120吨

    河南许昌市建安区陈曹乡许东村食用菌产业基地于2017年建...

    2025-07-10 14:03:06

    新代米生物:科技赋能食用菌产业

    新代米生物:科技赋能食用菌产业

    湖北新代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2月,是一家食用...

    2025-07-04 13:33:59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