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化野生食用菌,开发新品种,解决菌种卡脖子问题,烟台农业领域的专业人员正在为此探索研发。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海洋与农业工程学院微生物学专业教师王鸿磊通过野生食药用菌人工驯化和活性成分研究,对品种和技术进行推广,助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王鸿磊时常以这些名言提醒自己,要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就需要不断推进种业创新,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
王鸿磊主持参与各级科研项目20项,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专利5项,发布山东省农业技术规程1项。曾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烟台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烟台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获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科技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0次。
谈及驯化野生食用菌的初衷,王鸿磊说,我国是“食用菌大国”,2020年食用菌总产量达到4061.43万吨,占全球75%以上,食用菌已成为我国种植业领域第五大产业。“但是我国不是‘食用菌强国’,我们的菌种对外依存度很高,菌种已经成为食用菌产业的‘卡脖子’问题。”要实现食用菌种源的自主创新,需要广大食用菌科研人员在种质资源普查、野生资源保护、人工驯化栽培以及良种繁育等方面“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劲头。
正是有了这样的想法,王鸿磊带领团队以山东食用菌产业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为依托,开展了一些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采集、鉴定和驯化培养研究。目前,其实验室保存的食用菌品种多达186个。
这些野生食用菌品种来之不易,在研发培养过程中,周期长是对研发进度最为显著的限制:“野生食用菌人工驯化可参考的资料有限,需要不断摸索,周期很长,算得上是费时费力吧。”
“我们到周边的一些地区采到菌种后,要记录菌种所处的温度和湿度,在实验室进行多项实验,还原它们的生长环境,但仍有许多菌种无法存活,有的虽然栽培成功了,但市场是否认可还是未知数,在推广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王鸿磊说,其中栽培成功的野生食用菌有多脂鳞伞、高大环柄菇、灵芝、黄色金针菇等。同时,团队还进行了几种野生食用菌的深层发酵研究,为液体菌种制备、活性成分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在采访中,王鸿磊谈到了粮食安全问题,目前,他及团队正在为驯化野生食用菌品种推向市场而努力。在他看来,开发新的食用菌品种有诸多好处,不仅能缓解菌种卡脖子的问题,还可以优化食用菌产业结构,丰富人们的菜篮子。“野生菌对于循环农业是很重要的,能够促进农业废弃物利用。同时,野生菌利润率也会更高一些,把试种成功的野生食用菌推广给本地菇农种植,也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